2月22日,973项目“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实施布置会在我校召开。科技部基础司彭以祺司长到会讲话,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顾玉东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
会上,校党委书记
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3年10月,由姜保国教授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项目“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2014CB542200)获科技部批准立项。项目提出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再生是神经与末梢效应器交互作用的系统重塑过程”的整体思路,围绕影响神经修复过程的再生机制、调控机制、重塑机制3个重要环节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科研攻关。该项目由教育部推荐,经费概算3200万元,集中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通大学、暨南大学及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的多个国内周围神经研究领域的优势团队;项目成员包括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 名。
该项目分六个课题,我校
科技部基础司彭以祺司长莅会指导,对“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这一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表示祝贺。彭司长介绍了973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要求。一、突出重点、圆满完成研究任务;二、鼓励创新、提出研究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三、团结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四、加强管理,发挥多重科研功能。彭以祺司长强调,该项目获得立项,机会难得,希望项目组成员倍加珍惜,希望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引领临床应用,引领医学事业,引领科学发展。
项目顾问组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
各课题组组长解放军301医院彭江教授、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陈亮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韵教授、暨南大学崔歧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教授分别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人员、研究目标、具体任务情况分工、研究预期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处张华副处长讲解了该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
(校报记者 徐凌/文 范苏/摄)
973项目“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实施布置会在我校召开。
科技部基础司彭以祺司长讲话。
项目顾问组专家讲话。
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
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
军事医学科学院
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致辞。
副校长丁斐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