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中华经典,铸礼乐青春。6月7日晚,由校语委办、校团委、校学生会主办,校广播台承办的南通大学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校团委书记李清湘、国家一级演员蒋抒华、政治学院副教授陈艳秋、文学院副教授张颖炜以及艺术学院副教授严峻受邀担任本次决赛的评委。
经过复赛,34支队伍中共有12支队伍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在决赛中一展风采。演员们身着汉服唐装,将情景剧、歌舞、古筝、书法等元素融入吟诵表演之中,声情并茂得展现中华不同经典文化。艺术学院报送的《将进酒》节目引入情景剧的形式,由两位同学装扮成古人,一左一右登上舞台,随着情节逐次推进,他们合着拍桌的节奏进行吟咏,与此同时,一名“书童”在侧面进行书法表演。文学院报送的《相见欢》、《一剪梅》节目将歌、舞、词吟诵相结合,营造出深情隽永的意境。外国语学院的同学别出心裁,一幕《古今对话》,在古人与今人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将古老的经典之音传达到现代。此外,纺织服装学院报送的《木兰诗》中,以木兰从军前后不同的形象展示了一代巾帼的传奇。
经过激烈的比拼,艺术学院选送的《将进酒》和文学院选送的《相见欢》、《一剪梅》拔得头筹,艺术学院选送的《长相知》、医学院选送的《诗经·木瓜·子衿》、外国语学院选送的《古今对话》以及杏林学院选送的《诗经·采薇》荣获二等奖,医学院选送的《少年中国说》、启秀广播台选送的《千字文》、纺织服装学院选送的《木兰诗》、化学化工学院选送的《满江红》、交通学院选送的《幽兰操》以及杏林学院选送的《红颜劫》获得三等奖。
“吟诵,是一种用声音和生命来雕刻文字的艺术。”蒋抒华在点评时告知同学们对于中华经典应怀有敬畏之心。她充分肯定了表演者的前期准备与表演热情,并予以建议,希望当代大学生能通过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来诠释作品,感受中华经典。
活动旨在从学生角度出发,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诗文及吟诵,引导青年学生在实现“青春梦·中国梦”的同时凝聚中国力量、弘扬民族精神。
(程蓉 刘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