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产业处
今后五年将是学校抢抓战略机遇,推进“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时期。下一步,科技与产业处(服务地方办公室)将进一步引导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有利于学科交叉、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机制,完善科技和服务地方评价指标体系,集聚发展动能、集成创新优势、拓展申报渠道,使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在大项目、大成果上获得新突破。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进一步发挥我校学科优势和区域优势,整合服务地方资源,拓宽多层次合作领域,创新多元化合作模式,理顺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中拓展发展空间与内涵,着力打造学校服务地方品牌。
国际教育学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校第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认真学习了苏州大学和其它国内强校的发展经验,明确了学院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在我校现有留学生教育得到初步发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健全留学生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巩固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汉语留学生教育规模,开拓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发展工科、经济类、教育学等专业留学生教育,同时逐步提高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努力开拓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教育,在校留学生数持续增长,其中学历生比例居全省前列,力争使我校成为境外人士在江苏学习的主要目标地之一。
杏林学院
杏林学院十五年改革探索、风雨兼程的办学历程凝聚了太多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面对日益严峻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学院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策环境扶持和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创新。在新形势下,杏林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学校实施“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中,积极探索两地办学新模式,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辅导员专家化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理学院
学院严格按照学校改革发展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的总目标,在总结提炼学科发展经验和思路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进行新一轮学院建设的结构布局,进一步明确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工作着力点。努力在学院工作中凸显新作为,谋求新进位,通过精心规划实施顶层设计,根据高点定位,重点突破,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力争在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科研平台基地、省级科技成果获奖等方面有突破、奋力破解学院事业发展的瓶颈难题。
人文社科处
人文社科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人文社科也是综合性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繁荣发展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需要系统建设和组织化推进。学校将实施“南通大学人文社科振兴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培育力度,整合优质学术资源,走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之路。同时,打造服务社会的高水平平台,努力增强我校人文社科在苏中、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政府咨询决策、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库。
研究生处
我校今后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科学规划,重点突破;遵循规律,突出优势,打造特色;统筹协调,点面结合,有序发展。我校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是:一、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管理,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打造学科高峰,构筑学科高原,促进学科排名有大幅度提升;二、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培育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