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早晨,迎着夏日的骄阳,从主校区开往启东校区的校车准时出发。在校车上,启东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卫东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宣传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启东校区管委会、团委、杏林学院、现代教育中心、后勤集团等相关部门一直都在辛勤工作,一切为了确保新学期启东校区顺利启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坐落在启东滨海工业园区的启东校区,校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又一天的繁忙工作。由于启东校区基本建设以及校区启用前的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扫尾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入微。“我们将基础建设、设备安装、校区启用等各大项剩余工作细划分为二百多项任务,并制定任务推进表。六月份已完成47项,上个月完成了67项,这个月我们要完成89项。”马卫东介绍道,“现在剩下的工作都非常具体,比如门牌、楼牌、指示牌的安装、学生宿舍户外嗮被架安装等。这些工作看似细小,但是工作量很大,如果完成不好,学生入住后就非常不便。”
走进校区办公楼,电话声、敲击键盘声交织在一起,工作人员在紧张而又有节奏地工作着。启东校区管委会基建科崔建刚老师正忙着联络协调学生宿舍家具设备的安装,他不厌其烦地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与安装人员核对设备的尺寸与数量。马卫东告诉记者,上个月崔建刚的小孩出生时,他还在校区上班,小孩出生了,他没有休息一天,还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其实这也没什么,马主任的家人生病住院,他也没有陪伴一天。校区能在新学期顺利启用,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崔建刚的一番话让记者深深为之动容。
一个校区的建设完善,除了校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还离不开校领导的顶层设计以及全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为了校区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序进行,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4月初,学校成立了启东校区启用准备工作小组,多次召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梳理工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布置落实启东校区教育教学、学生服务与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稳定、校园文化等校区管理和运行的初步方案。暑假期间,校领导江应中、高建林、樊小东多次深入校区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多方联席会议,相关部门也安排专人进驻校区,积极、有效地推动相关对口工作。
漫步在校园里,十余座以灰白色为主色调的现代教学楼、公寓楼、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已经拔地而起。两幢多功能教学楼集教学、科研等功能于一体,显得格外气派。已经粉刷过的教室,宽敞明亮,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安装课桌椅。这两幢三层建筑共有近20间大中小教室,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上课。三座单元式学生公寓整齐划一,门窗已安装完毕,装修已接近尾声,每间宿舍内床柜已逐步组装完成。公寓楼旁是校区的第一食堂,食堂设计新颖,呈球形状。食堂共有三层,可同时容纳三千人就餐。食堂各项设备已安装完毕,工作人员全部到位,现已开始供餐。食堂的北侧建有三角形状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与球形的食堂交相辉映。校区图书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走进建设工地,机器轰鸣,一片繁忙的景象。六七个施工单位的工人们正在同时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校园道路、桥梁、绿化、水系、硬质景观等各项配套工程已即将完工。根据目前基本建设进度和基本建设规模,启东校区8月底前,完全能够满足1000名学生同时入住,并开展学生培养工作。
夜幕降临,启东校区的工作人员带着疲惫和工地上的尘土坐在回家的校车上。途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他们还在联系协调明天的工作。炎夏酷暑,启东校区的建设者们放弃休息时间,用他们的辛劳汗水构筑了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础,凝聚起学校发展的精神力量。启东校区建设中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只争朝夕的优良作风和精神,不正是通大人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征程上奋力前行的又一个缩影吗?
(校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