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南京大学顾黔教授解读南通方言的形成与价值

236
分享

阅读次数:236发布时间:2015-04-28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427日下午,我校举办第十届文化读书月系列活动“江海人文讲坛”。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顾黔教授和我校万久富教授一同,与我校师生、南通市语言协会会员及方言研究爱好者分享了他们对于南通方言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见解。

顾黔教授指出一个地区的方言成因源于其地域和历史的影响,而南通位于苏中,长三角北域,正处于南北交界之际,因此南通方言受北方官话和吴方言交替影响。顾黔教授通过“茶、大、跪”等简单的生活习语,通过官话、南通话和常熟话的比对,展现了两大板块语言在南通交错竞争,融合变化,最终形成官话、通话、吴语三语并行的独特风貌。

万久富教授则是通过南通地区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来推测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他引用了《青墩遗址考古录》、《梁书》、《万历通州志》等古籍,向大家展示了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及方言特点与本地区历史上的居民构成融合相互映证。万久富教授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方言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就有多大价值;南通文化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就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作为交际工具、文化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语言学术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作为我校“书香十年 人文紫琅”文化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江海人文讲坛”诠释了南通方言的形成与价值,呼吁更多南通人及地方机构对于南通方言进行保护和传承。

(校报学生记者  顾家奇 季心语/文  顾璟/摄 )

南京大学顾黔教授作讲座。

文学院万久富教授作讲座。

现场。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