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海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教育部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项目;获批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南通大学科技园晋升为国家级科技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科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进入全省高校前六名;获得江苏省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命名……
近一年来,南通大学捷报频传,这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是全校四万余师生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用热情和汗水书写的漂亮答卷。
走基层 摸校情 筑牢思想基石
首次的党委常委会主要有三项内容,在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和班子建设基调的同时,决定7月8日召开南通大学二次党代会。
党代会是南通大学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与全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利益攸戚相关。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科学描绘南通大学发展蓝图,进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这是摆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1位校领导走出办公室,开始全方位的走访、调研、学习。走出去,到最能反映学校实际的一线去,到发展速度快、经验丰富的兄弟高校去。
校党委书记成长春,作为通大新成员,初来乍到对学校的情况比较陌生。为了能够系统的了解各二级单位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日常工作之外,他硬是挤出一小时、两小时的零碎时间,赶赴学院、部门,查看教学设施、办公用房,听取单位负责人汇报,了解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就这样上午、下午、晚上的连轴转,愣是利用边角料时间,成书记在短短的15天里摸清了全校各二级单位的家底。
看望慰问学校离退休老领导,虚心请教办学治校经验;听取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李廉水等关于高教发展形势和学科建设等主题报告。通大人忙得不亦乐乎。
在走访、调研、学习交流的基础上,一场“话改革谋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在通大校园悄然展开,大家对深入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在差距中寻找到动力,在碰撞中形成共识,从而为党代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把方向 求实效 共建美好校园
“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人才集聚工程”、“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协同创新工程”、“教育国际化工程”、“体制机制改革工程”、“服务保障优质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医疗服务品牌建设工程”、“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十大工程……
一项项宏伟计划,有如一副勾勒出线条的水墨工笔呈现在众人眼前,激荡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群情振奋,个个摩拳擦掌,试图在这幅画卷上增添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方面,学校主要领导率队赴宁赴京,先后走访交通运输部、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以及省市相关部门,拜访中央领导顾秀莲、王湛、钱正英、李盛霖、季允石等,寻求支持,进一步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围绕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同心汇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在师生中如火如荼开展;11月26日,备受各界瞩目的南通文化新地标——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开馆,成为我校文化交流的新窗口和文化育人的新阵地;央省市媒体聚焦我校莫文隋精神传承弘扬20周年。大学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崇真尚美、通精极致”的通大人特质经过一代代的积淀,愈发厚重而鲜明。
学校还多次组团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深入南通各县区调研,积极参与地方重大战略研究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3月29日,国内长江经济带研究专家汇聚我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共同研讨“一带一路”背景下长江经济带跨区域合作,努力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分别专版报道会议成果。
云点旌旗,风传鼓角。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每一个通大人都鼓足了士气、卯足了干劲儿,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在南通大学这幅美丽的画卷中,用汗水和心血绘就自己的专属印记。
为了保证此次干部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学校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在选聘过程中做到“三坚持”,坚持科学设计聘任方案,坚持规范选拔任用程序,坚持干部工作全程监督。省委组织部人才库专家应邀为面试出题,全封闭式的工作环境,考题等考生全部进入考场后才予以公开,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干部选聘工作的保密性、透明度和公信力。
整个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历时2个多月,最终共有7名机关干部交流到学院,13名学院干部交流到机关,24名干部轮岗平移,涉及人财物的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均有交流轮岗。选拔的16名正处职干部,高职占比100%;提任的26名副处职干部,高职占比69.2%。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推进了干部任期制、交流轮岗制和目标管理制,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与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样属于2015年重点工作的,还有备受全校教职工关注,关系全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绩效工资改革。“今年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进目标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全校教职员工经过多年期盼,终于在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兑现了,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机械工程学院吴努教授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绩效工资的实行,将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强化激励导向,通过“岗绩结合、优绩优酬”,让兢兢业业完成岗位任务的人,收入逐年增加;让潜心工作取得突出业绩的人,收入显著提升,真正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而激发和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希望通过政策的实施,使能干事、肯干事的人真正实现‘收入正常、有序、稳定增长’,从而赢得大家的支持和拥护。”杏林学院团委书记张毅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项项改革举措的实施,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活力,为南通大学的发展输送更加强劲的动力,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鼓舞着所有通大人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
(校报记者 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