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风清气正好扬帆

231
分享

阅读次数:231发布时间:2015-05-15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5月8日,商学院与江苏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一气呵成,签订了三项合作协议:全面合作协议、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共建协议。园区的产业建设需求与学院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恰好吻合,学院借此抓住契机,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将专业实践和专业学习相结合。

这是去年底从团委副书记的职位上,交流轮岗到商学院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的陶的一项重要工作。

陶锋说:“能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工作实效,这要归功于学校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机关来到学院,虽然面临的问题更为细致和复杂,更接地气了。长期的团委工作经验也使我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工作也更加主动。”

2014年下半年,我校进行了组建以来规模最大的干部换届聘任工作。这是学校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校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率先垂范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014年5月31日,端午小长假,宁静的主校区内,只有东南角的工地上不时响起机器的轰鸣声,理科楼和五期学生公寓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上午9点,施工工地上来了一群特殊的“建筑工人”,校党委书记成长春、校长程纯头戴安全帽,穿梭在各样板间内,详细询问工程进展情况,甚至连空调孔的位置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来到后勤集团维修中心、校园安保监控中心、学生第二食堂,看望节假日坚守一线的后勤工作人员。

这样的调研走访,对于上任仅半个月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来说,已经司空见惯。节假日、双休日甚至零碎的休息时间,都被充分利用来走基层、摸校情,白天黑夜连轴转。短短半年的时间,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和联系学院,深入基层开展调研120余次,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80余场,并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解决师生关心的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风建设是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的首次党委常委会对班子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必须把班子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不断提高统筹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年来,班子成员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办学治校的首要位置,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宏伟事业中。

走进课堂,推门听课,成为领导班子考察教学质量的必修课;走出校园,向兄弟高校学习先进经验,成为领导班子谋划学校发展的新常态。一个头脑清醒、信念坚定、坚强有力、团结和谐、富有生机的领导集体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

凝心聚力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何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是校党委必须面对并认真解决的问题,是南通大学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11月3日,学校召开处级干部换届聘任动员大会,会议决定在全校范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任期制交流轮岗制目标责任制

干部任期制以三年为一届中层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和任期届数进行界定,并作为一项固定制度长久施行。为进一步提高干部能力,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学校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轮岗,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效能,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最终目的还是推行目标责任制,通过进一步细分任务指标,明确责权利,考核干部任期内工作业绩,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和计划控制作用,激发办学活力

三制并举,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由此,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11月7日,正处职岗位干部聘任工作正式启动;11月10日,学校召开干部大会,就处级干部换届聘任工作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11月17日,通报第一阶段处级干部换届聘任工作相关情况;11月20日,副处职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启动 ;12月1日,通报第二批次副处职岗位报名情况;12月5日,学校召开“两委”会议,通报第二阶段干部换届聘任工作。

最终, 7名机关干部交流到学院,13名学院干部交流到机关,24名干部轮岗平移,涉及人财物的7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均有交流轮岗。

原监察处副处长王明华被选拔到理学院担任党委书记一职,将12年的机关工作经验带到学院。对于未来的工作,他信心满满:“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优势,营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让每个教职工都有任务、有压力、有动力。”

三年前,学工处副处长张雪松从学工处思政科提任到外国语学院担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深刻体会到一线学生工作的事无巨细。如今重回学工处,她能够更多地从学院、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待和处理工作更加自信和游刃有余。

作为人财物重点部门干部,原基建处处长葛志明轮岗到审计处,岗位变了,思路更开阔了,他说:“这次轮岗不仅是组织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希望干部轮岗工作成为常态并形成制度。”

干部交流轮岗后,首先要落实的就是目标责任。今年4月22日,全校25个学院、38个部门与学校签订了2015年目标责任状,目标管理正式在全校范围内推行。这是学校与各二级单位的工作契约,更是所有通大人与自己的工作契约。

金国华在医学院院长的岗位上已工作6年。这期间,学院在他的带领下,成绩显著。虽然还有一年多就退居二线,但是目标责任制的实施还是让他压力倍增。他说:“我会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踏实规划、分解目标,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保持学科的优势地位,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教育科学学院蔡婧深受鼓舞:“一年来,教科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我们的辅导员工作也会紧密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为提升学院的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干部换届调整,换出了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换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换出了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廉洁自律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廉政是勤政的前提。校党委始终把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4月22日下午,大学生活动中心内济济一堂,所有在通校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党风廉政监督员屏气凝神、侧耳静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庄中秋正在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报告,报告对高校党员干部廉洁从教提出具体要求,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

这是学校今年开展的以“守纪律、讲规矩、正作风”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更是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

校党委自觉把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的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明确党委书记和校长履行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就是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对涉及廉政建设重要环节的相关部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让廉政思想警钟长鸣。

校纪委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在全省高校率先实行“监督再监督,检查再检查”的工作举措。同时,加强对人、财、物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按照“事先看制度、事中看规范、事后听反映”的原则,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严把国有资产、基建项目、物资采购、招生录取、财务管理、科研经费等关口,确保权力运行规范化。每个基层党组织的纪检委员承担起基层监督职责,参与学院“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使纪委监察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学校还与市纪委联合,先后邀请肖建新、高波、李本刚、季正聚等专家做客江海廉政大讲坛,畅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干部换届聘任工作中,26个副处职岗位被拿出来公开选聘,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政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沈金峰就是其中一员。经历自我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推荐、面试等环节,他有深切的感触,“从考核的内容设置、权重比例、组织程序、人员安排、结果评价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处处体现了选聘工作的客观公正。”他表示,“一定不辜负组织信任,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岗位特点结合起来,全力以赴,用自己所长在新的岗位上尽早做出业绩。”

风清气正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和选人用人环境,不仅充分调动了广大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带给基层普通教职工希望和奋斗的动力。

“这次干部工作调整,为青年干部搭建了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提升发展的空间,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教务处季玲老师表达出了全校青年教工的共同心声。

风清气正好扬帆。如今,一股要干事、能干事的工作氛围在学校内蔚然成风,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以更加笃实、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

(校报记者 陈妍)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