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丁兆雄,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姜学勤,我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教育科学学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代表出席会议。副校长顾菊平主持推进会。
程纯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南通大学合并组建以来的发展成果,重点介绍了校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程纯指出,南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师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为南通基础教育的辉煌做出了贡献。程纯表示,相信随着一系列教师教育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在国家级教师教育项目的推动下,南通大学一定会在教师教育方面为南通基础教育实现下一个百年辉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丁兆雄代表南通高等专科学校在会上发言,表示将做好三个环节工作,进一步实施好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一是在招生环节,继续实行订单先行,择优录取,免费培养;确保规范公正,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二是在培养环节,继续精研培养方案,实施双导师制,深化课程改革,重视文化濡染,密切校地合作,实施精细管理。三是在考核环节,建立由培养院校与教育、人社部门协同实施多元考核机制,完善淘汰退出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负责人彭怀祖介绍了我校申报的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培养初中起点综合型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的具体内容,从大力实施“政策保障”工程、大力实施“师德养成”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工程、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双师工程”、大力加强“实训平台建设工程”、大力实施“重点实习基地建设工程” 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项目首席专家李吉林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教以来的各种际遇,特别是投身情境教育的收获和感悟,指出卓越教师要深深的爱学生;卓越教师要自觉追求高远的境界;卓越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她相信在南通大学和南通高等专科学校的通力合作下,未来将会有一批卓越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去运用、去发展、去填补情境教育的空白,将情境教育不断推向前进。
郭毅浩对两校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提出四点建议。一、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头等任务。项目要传承发扬张謇先生提出的“首重道德、次则学术”;“道德优美、学术纯粹”。二、项目要培养师范生科学研究的品质。三、项目要关注两个问题,即培养师范生的“四有”素质和如何吸引支持优秀人才报考师范、学习师范、长期从教、一生从教。四、项目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2014年起,教育部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该计划分为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五类共计80项。其中“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全国设20项。由南通大学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申报的《培养初中起点综合型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改革项目,作为江苏省唯一一项小学教育类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将历时10年,探索培养立志服务农村基层小学,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化、实践型小学本科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将以情境教育理论为指导,形成“高校、政府、小学”三位一体、协作共育的卓越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全科化”、“阶段化”和“模块化”的新课程体系,完善“全过程、浸润式”专业能力训练体系,进而培养具有全面教育观、完整儿童观,具有情境教育烙印的、能适应包班教学的“七年一贯制”、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
(校报记者 徐凌)
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推进会在我校举行。
校长程纯致辞。
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讲话。
项目负责人、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怀祖讲话。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讲话。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丁兆雄讲话。
副校长顾菊平主持推进会。
项目负责人、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怀祖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朱月萍分别代表项目合作双方签订协议。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