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闭上眼回到从前
我听到破败的城池外凌晨最后一声炮火的停息
弹壳落地
满山蛙鸣
那久违了的最自然的宁静
重新包裹着座座小城
我看到延安灯火通明
人人面带笑意。
老人们露齿微笑
孩子们奔跑相告
女人们泪眼婆娑
战士们终于累倒
好好睡一觉吧各位同胞
夏夜终于温柔如从前的从前
——《回到从前》
70年前,在全世界正义之师的打击下,被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彻底摧毁信心的日本天皇以“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70年的时光并未将历史掩盖。迎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浪潮,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将追寻红色足迹作为实践主题之一,寻访新四军老战士,传承和创新红色精神。
罗曼•罗兰在《先驱者》中写道:千百年来,人类用牺牲、苦难、坚韧的努力、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信心赢得了自由。我们呼吸它珍贵的气息,我们很自然地享受它,正如我们享受那吹拂大地、充塞在我们肺部的清鲜空气一样……而只要几天,这颗生命的宝石就被人偷去了;几小时内,在全世界,一片窒息的网罗便笼罩在“自由”的颤栗的翅膀上。
1945年之前的那八年,对于人类来说正是一段被网罗起来的历史,在距今70年的中国大地上,一群铁血战士为了重新张开自由的翅膀,将历史与青春融合成红色却又悲壮的回忆。
岁月逢他 战士已白发
今年暑期,商学院“红色NTU”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与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开展老兵寻访活动。在他们所采访的19位老兵中,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也已有85岁。
“您刚刚说的是什么,能再重复一遍吗?”“是1940年不是1946年。”一场采访中,类似的对话往往会出现好几遍。
这些老人的视力和听力大多已经退化,说起有关抗战的事情,也总是不紧不慢,一字一句地缓缓道来。历经了战争与和平、沧桑与安宁,他们的身上总是带着那么一股深沉和从容的劲儿。
对于我们来说遥远而又熟悉的历史,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一段又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
“怕鬼子、逃鬼子、恨鬼子再到打鬼子”,是八十几岁的李明勋老人对自己战争时期内心活动的概括。当时间追溯到70年前,当老人还是少年,当少年还未老去。他和我们一样渴望知识、渴望幸福、渴望安宁。然而鬼子的进村扫荡,硝烟的再三起伏,带来的,却是他的一路北逃、辗转求学、家人被抓,以及最后的奋起参军。相比之下的我们,真的是幸福很多。
而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些老兵不仅仅是历史的当事者,也是战争所造成的苦难的见证者。
96岁的张慎思,作为寻访过程中年纪最大的战士,时隔七十年,曾经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提及战友的牺牲,暮年的壮士竟是热泪盈眶。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抗战老兵说道:“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参军可能会死人的,但对于战乱与满腔热血交相影响下的年轻人来说,参军也许是唯一的选择。”战争,封死了一切安逸的出路。很多老人被问及参战原因也多是有一丝迷茫的神色。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频发带来的是无尽的苦难,当兵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与其向敌人匍匐,不如拿起武器抗争到底,为自己、为中华民族后来的子子孙孙拼一个自由和平的未来。
而对于自己是如何坚持抗争到底的这个问题,老人们自己也无法说清楚,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吃苦耐劳似乎无从说起。但或许,正是时事造就了这些战士身上的英雄精神。
看前人往事 与时间夺史
在这个抗战神剧纵横的年代,在这个设立纪念日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意味着放假的年代,历史已经被染上娱乐的色彩,历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大打折扣。然而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来说,忘记历史甚至玩弄历史,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
走近抗战老兵便是在走进故事,走近真实,而真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少年的老去,在一点一点地消逝。
“老人家讲的话我们只能听出个大概,采访结束后,整理内容的同学常常要听好几遍录音才能辨别出其中重要的事件。”负责整理寻访内容的王同学,在总结自己所做的事情时,用到了“抢救史料”这个词。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意气风发的少年很快白发苍苍。身体再建康,记忆力再强大,也终究抵不过自然规律下的代谢与死亡。
从2005年就开始着手的寻访活动,每年都会采访老兵,但采访的对象几乎年年在变。据统计,抗战顶峰时期共有560万人参战。而截至去年八月份,幸存老兵的人数不过两万有余。
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做。寻访活动过程中的内容整理其实就是一个与时间夺史的过程,和时间赛跑,争取能在这些老兵的记忆与表达能力完全消失之前,尽可能多地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崔永元说,世上如果有孔子的采访,是没有人要听于丹心得的。如果人人都只听心得,那么这个社会将会进步得非常慢。
承红色精神 望和平安宁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版。”
在记者对大学生的采访调查中,能够说清“红色精神”到底是什么的同学寥寥无几。“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是我们听到最多的两个词。但对于老兵来说,支撑着他们走到最后的,更多的可能是对于党的信任与忠诚,他们坚信跟着党走,就一定能够走向光明的未来。
细想之下,这些看起来非常空的话,其实是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特定产物。共产党对于老兵们来说,实际上代表着一种科学、一种进步、一种民主,而拥护党则是对于国家的一种热爱。也正是这种信仰的存在,才有了后来支撑他们艰苦奋斗、勇夺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中日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刻,2015年抗日战争纪念日设立的目的在于警示日本端正对侵华战争和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以防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和任何破坏人类和平的行为只不过是它的意义之一。更重要的是对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产生的提示作用。大学生作为价值观与人生观正在建立或转变的一个群体,他们需要一个提点,需要一种方式来让他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以期更好的开创未来。
歌德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纪念日设立的意义绝对不在于延伸仇恨,它更多的是在提醒青年人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而寻访老兵的意义则在于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无情和恐怖,从而珍惜当下,共筑未来。”寻访小队的王冉说道。
铭记曾经的耻辱,让我们群情激昂。寻访的确无法让我们在真正意义上去传承红色精神,但,它却让我们无限地接近红色精神,在铭记国耻的基础上,将红色精神内化成对于信仰会产生作用的坚信信念。坚信努力才会有所收获,坚信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这一代自立自强,国家才会复兴,中华民族才会迎来和平美好的未来。
(璞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