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16届国际工业遗产科学大会上,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邵耀辉博士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构建景观背景下的工业遗产》(Structuring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Context of Landscape: The Nantong Cotton Region 1895-1926)的学术报告。
邵耀辉是代表南通大学与港闸区共建项目“唐闸——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课题组参加会议的。这是她继去年11月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科学研讨会第一次展出近代南通工业文化景观成就后,第一次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领域获得发言权。邵耀辉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张謇与近代南通,展示了以唐闸大生为肇始的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南通1895”的建设成就及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以相关新技术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回应了大会主题,获得与会代表强烈共鸣。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Martin Patrick教授表示很有兴趣适时拜访南通。今年6月曾在南通访问的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刘伯英教授认为,南通是中国最具申遗潜力的近现代意义上的工业遗产,因为张謇从工业化入手着眼于社会整体改良,探索中国本土现代化发展道路,具非凡历史价值。
邵耀辉长期致力于南通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今年8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在听取“唐闸——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课题组相关情况汇报后,对南通大学以及课题组立足地方、走向国际表示高度赞赏,对课题组成员邵耀辉博士在国际性研讨会上大力推介近代南通深感欣慰。
邵耀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会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专门的专门认定工业遗产的国际性专业组织。第16届国际工业遗产科学大会是由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办的国际会议,46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致力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学者和工程师与会,涉及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地理、社会学、信息等多个专业领域。
(张卫斌)
邵耀辉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Martin Patrick教授在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