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社科院周溯源研究员为我校师生解密好文章的写作奥秘

239
分享

阅读次数:239发布时间:2015-10-19 00:00来源单位:新闻网 责任编辑:

1018-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溯源研究员应邀来校做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成长春、校长程纯接待了周溯源一行。

成长春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理念、发展现状和文化传承,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成长春希望周溯源为我校的学科发展、人文社科研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有力推动我校社科研究迈上新台阶。周溯源高度评价了我校的改革发展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效,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我校学科建设,尽己所能支持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在题为《文章五境界——兼谈如何向核心期刊投稿》的专题讲座中,周溯源就如何写出好文章阐释自己的独到见解,解密写作的成功奥秘。周溯源开门见山地指出,古往今来享誉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莫不是因为有好文章好著作而流传千古,而好文章有五种境界:一是准确明白,就是把要说的事、要讲的理,说准确、讲明白;二是生动形象,行文应该力避呆板、老套、概念化,尽量使用鲜活动感的语言;三是简洁凝练,就是用较少的文字说明较多的内容,用较短的篇幅讲清较复杂的事例,论题集中;四是质朴自然,文章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五是创新出彩,“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创新出彩之处不在多,可能就是一段话,一两个观点,就可以让人开卷获益,爱不释手。

接着,周溯源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古今名人名著,借此阐明如何提高文章境界,观点鲜明地指出“心如日月,文方有日月之光”。最后,通过分析影响文章境界提升的因素,周溯源详细提出写出好文章的十个要素:标题要新巧、内容要新颖、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论述要精彩、写作要规范、稿件要多改、投稿看对象、沟通很重要、成功在坚持。

周溯源认为,好文章是人类的精神之花,智慧之果。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往往能拯救众多的灵魂,振奋千万人的精神。特别重要的创新文章、论著或作品,甚至能影响一个时期的追求,形成一股思潮,引发一场变革,促成某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好文章、好论著、好作品,是生产力、战斗力,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武器,驱动着科学与人文的双轮,使时代走向进步,社会走向和谐,人生走向美好。周溯源勉励我校师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精品力作,攀登文章高境界,并现场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副校长蒋乃华主持讲座。他表示,周溯源的讲座高屋建瓴,言简意赅,为师生们指明了论文写作的努力方向,对促进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校期间,周溯源一行还参观了我校范曾艺术馆、校史馆和张謇教育史馆。

新闻链接:周溯源,历史学博士。历任红旗杂志社哲史部编辑,求是杂志社哲史部历史组副组长、哲史部副主任、文化部副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委、中国社会科学报编委、中国社会科学网编委、历史研究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侧重于中国现当代历史理论问题、哲学问题、政治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独著、合著、主编、合编20余部著作,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其中学术理论和书评文章300余篇,散见于红旗杂志、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历史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等多家报刊,有30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或摘登,12篇(部)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数十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要代表作有:《学与思的足迹》、《学与思的足音》、《学与思的足印》、《振兴中华之路》、《资政史鉴》、《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千年忧思——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治乱兴衰思想论纲》、《论三大矛盾与科学发展观》、《文章五境界》等。

(校报记者  陈妍/文  陈妍 校办 档案馆/摄)

中国社科院周溯源研究员为我校师生解密好文章的写作奥秘。

周溯源研究员做专题讲座。

参观范曾艺术馆。

参观校史馆和张謇教育史馆。

我校师生聆听讲座。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