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应该怎么申报?明代中医陈实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医学人文的挖掘?微课是什么,慕课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这是医学院医学人文系最近举行的“医学人文沙龙”上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科学经济的发展,引起疾病的原因已经由原来的生物因素转变为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需要医生能够和病人之间进行较好的沟通,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实际需要,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拓展医学人文教育新空间成为医学生教育亟待研究的课题。
今年以来,医学院积极拓展医学人文教育新空间,在保持原有的医学生入学宣誓、开设《临床医学导论》、《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医学人文教育资源,增设《医患沟通学》、《临终关怀学》、《医学史》等人文课程,加强医学人文科学研究,积极拓展医学人文教育新空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一项,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一项,南通大学教材建设项目一项。
医学院党委书记、医学人文系主任周逸萍对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充满信心。她说,百年南通大学医学教育历史有着深厚的医学人文积淀。当年,张謇先生亲手为医科学生书写“祈通中西,以宏慈善”,感召和影响了一代代通医人奋发有为,为医学事业而献身,黄竺如、夏元贞、程达人、陈瑛等前辈的感人事迹,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我们可以对这些材料进行发掘,结合当前实际,为学院众多学生提供正确的职业价值导向。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