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由校团委主办的“与信仰对话”、“名师名家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第一届毕业生、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瑜应邀做题为《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的报告,倾情讲述了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6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钱学森先生潜心育人的感人事迹。
在钱学森先生回国60周年之际,张瑜以自身经历和感受,围绕“钱学森先生亲自为我们制定教学计划、聘‘科学院的大炮’(顶级科学家)为学生授课”,“聆听钱学森先生讲授‘星际航行概论’课”,“钱学森先生亲自指导我们的科研活动,研制小火箭”以及“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等四个方面分享自己跟随钱老的求学故事,展现钱学森先生对祖国的赤诚,对青年学生的无私与厚爱。
讲座伊始,张瑜简短介绍了钱老的教育成就。他谈到,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创办人之一,钱学森先生为了培养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亲自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将理与工相结合,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科学理论与工程设计基础相结合。不仅如此,钱学森还邀请顶级科学家为同学们讲授基础课程。“进入大学四年级,我们盼望已久的,由钱学森先生亲自讲授的新课《星际航行概论》开课了”,讲座中,张瑜动情地回忆了聆听钱学森先生授课的经历。他说,无论是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还是逻辑的严谨,语言的简洁准确,甚至板书的漂亮工整,都可谓出类拔萃,听钱老讲课是一种享受。
谈及钱学森指导研究小火箭的经历,张瑜教授感慨钱学森先生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在面对小火箭研究取得初步成就,成员们要求从事大火箭研究时,钱学森没有迎合学生们的要求,他从实际出发,及时制止了同学们的行动并指导他们转向“小火箭如何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研究方向。“活着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钱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了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钱老不顾美国政府的阻挠,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国,展现了一代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风骨。可以说,正是凭借着这样浓烈的爱国情怀和非凡的魄力与智慧,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完美融合,钱学森先生创造了“百人一院士,千人九将军”的教育奇迹。
活动最后,张瑜教授与现场学生亲切互动,就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当代大学生还需要做到哪些方面的突破”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张瑜教授寄语通大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刻苦勤奋,精益求精,”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先生高贵的思想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开创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
(侯凯丽 李柔娴/文 陈冶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