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组织工程和神经损伤修复临床医学中心”荣登“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首席

276
分享

阅读次数:276发布时间:2017-03-18 00:00来源单位:宣传部 责任编辑:

3月17日上午,通大附院举行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重点项目启动仪式暨江苏省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建设规划专家咨询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于生元教授,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赵曜教授等一批“医学大咖”齐聚通城,为通大附院“组织工程和神经损伤修复临床医学中心”未来发展把脉献计。

江苏省卫计委副巡视员洪浩,南通市卫计委主任陈冬梅,市医学会会长王晓敏,市科技局副局长季晓雷,校长程纯,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高建林等出席活动。

今年1月,江苏省启动“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投入资金3.5亿元,带动资金投入10亿元,重点培养和建设10个临床医学中心、30个医学重点学科、50名领军人才等。其主旨是为了打造高水平医学品牌学科和高端人才,实现省委省政府“让江苏百姓看病不出省的夙愿”。通大附院“组织工程和神经损伤修复临床医学中心”成功跻身“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并位居首席,这也是苏中苏北地区唯一一家,彰显了通大附院在江苏省医学领域的学科水平和地位。

该中心于2015年以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为核心组建并逐步发展,共有床位196张,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领衔。中心的建立,将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神经系统损伤提供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方法,并转化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造福更多江海百姓,同时也将促进我国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洪浩在致辞中阐释了建设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的深远意义。他指出,顾晓松院士领衔的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生在南通,长在南通,对南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也为江苏科教强卫工程增加了重要内容。他希望中心建设能够产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医学成果,造福于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程纯代表学校向临床医学中心的顺利启动表示祝贺,并指出,组织工程和神经损伤修复临床医学中心的建立是南通大学学科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为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南通大学人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水平,继续实施“医疗服务品牌建设工程”,建设智慧型医院,打造江海名院。

陈冬梅在致辞中说,“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作为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之首,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南通市医学科技创新已经从全力跟跑上海向跻身国内一流甚至领衔行业巅峰的转变,对带动全市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适宜技术推广,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王晓敏充分肯定了通大附院近年来为健康南通建设作出的贡献,认为附院临床医学中心是拔尖学科集聚的典范,更是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协同创新的典范。她希望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创新平台为附院的科技创新和事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季晓雷表示,该中心的成立有助于加快南通市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成果转化,将为今后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南通市科技局将一如既往支持通大附院和顾院士所领衔的医学中心。

高建林表示,将充分利用这一高层次优质平台,推动医院技术进步与科研创新,带动全院学科、专科建设和相关技术推广,使医院在该领域达到并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以此为契机,坚持“为千万江海百姓的健康与生命保驾护航”的使命,立足南通,服务苏中苏北,放眼全省全国,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水平突出、特色鲜明、群众信赖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区域性医疗与健康中心。

在随后的咨询会上,顾晓松院士简要介绍了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的建设情况、主攻方向和主要目标。他表示,团队成员将牢牢抓住平台建设机遇,努力在周围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脊髓损伤治疗、脑损伤功能修复、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组织工程技术与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将医学中心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转化医学平台,力争将神经修复医学发展成为千亿级的新兴健康产业。

与会专家针对中心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宁光表示,顾晓松院士的研究成果之前已被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教科书,被学界充分认可,此次由多学科组成的医学中心步入正轨,相信将会带动全国神经修复学科的发展。

姜保国认为,这样一个以项目为核心的学科群的建立,不仅对南通,对江苏乃至中国的科学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期待中心团队能继续产生对科学进步有重大贡献的创新性成果。

于生元认为,神经修复一直是医学上很大的难题,顾院士团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意义重大,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整合医学资源,并很好地转化到临床应用中,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赵曜认为,“组织工程和神经损伤修复临床医学中心”这个项目应用于临床非常具有可行性,他建议以此为龙头项目,与全国医院的相关学科和临床手术开展形成互动和配合,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懈努力。       

洪浩指出,健康是民生事业和朝阳产业,并即将成为支柱产业,他建议该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把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化发展、创新园区建设、产业升级换代放在南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协同推进,实现平台建设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双赢。       

当天下午,附属医院还举办了医学重点学科、医学创新团队、医学重点人才论证会。

(校报记者 陈妍)
通大附院举行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重点项目启动仪式暨江苏省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建设规划专家咨询会。

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宁光院士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介绍组织工程与神经损伤修复医学中心的建设情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姜保国教授讲话。


301医院神经内科于生元教授讲话。


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赵曜教授讲话。


江苏省卫计委副巡视员洪浩讲话。


校长程纯致辞。


南通市卫计委主任陈冬梅致辞。


市医学会会长王晓敏致辞。


市科技局副局长季晓雷致辞。


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高建林致辞。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