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回念我与通大之情,可谓是“别般滋味分明是,旧梦勾回二十年。”二十年前,我初识通大(原南通师范学院),就读于法政经管系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七年前,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学成归来”,任教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已近不惑之年的我,一半光阴的故事都在诉说着我对通大的不舍。
作为一名通大的“新人”,在校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想以质朴的语言去追忆“我与母校共成长”。
以“有己”之心用力于教学
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教学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对于一个“青椒”而言,首先要立足于三尺讲台,进而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四有好老师”。虽然入职以后学校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岗前培训”,但我的“第一堂课”并不成功。紧张、亢奋的心情导致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以近乎机关枪的语速倾泻而出,留下的是衣襟湿透汗满腮的窘境。
2016年1月,南通大学正式出台“青蓝工程”实施办法,明确指出“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是一年熟悉讲台,二年站好讲台,三年出成果。为此,学院专门选聘了朱丹彤老师作为我的指导教师。正是在朱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完成了学校的既定目标,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师徒之情。
2019年6月,教育部启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经学院初选,我有幸代表南通大学参加省选拔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省赛推荐国赛的名额只有5个,对于刚入职三年的我潜意识里觉得这是无法企及的。最终在学院领导的鼓励和教研室同事的精心指导下,我顺利突围省赛,最终获得国赛二等奖。这一路走来,学院学校见证了我在教学方面的成长。
获奖的经历提升了我在教学方面的自信,在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基础上,逐步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2019年被授予“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20年11月获2020年度江苏高校易班优质公开课征集评选活动二等奖;2023年8月获首届南通市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微课教学比赛特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得益于校第三次党代会后出台的若干重视教学的政策,得益于学校、学院提供的广阔舞台。
以“无待”之心用情于科研
硕博期间,我攻读的是中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哲学,聚焦于梁启超哲学思想研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没有捷径可走,坐冷板凳是常态,任公非常推崇曾国藩所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受其影响,来到通大后,我也在学会慢慢积累,只不过这个过程略慢一些。因此相较于教学工作,科研方面我取得的成果略显薄弱。
自2017年开始申报课题,我取得了一些成绩,2017年获批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般项目、南通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8年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年再次获批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过程中,人文社科处与学院的领导们十分关心,多次邀请校内外专家有针对性地给我进行辅导,并帮助我多次修改申报书,这些项目才最终顺利立项。
入职以来,虽有一些论文见诸报刊,但高级别刊物不多,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由于我所学的哲学专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归属于不同的一级学科,这就造成目前所产出的科研成果无法匹配学校学科的发展。在诸多前辈的关心与鼓励下,我正在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两个层面开展以后的科研工作,争取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发表更高级别的论文,为学校 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无我”之心尽责于学院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我于2021年承担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的管理工作,主要协助教学院长完成学校、学院交办的各项工作,具体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制定、修订与完善工作,为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系系主任后,我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回想起那段特殊的时光,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想念那段“独处”睡办公室沙发的日子,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统筹协调能力,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意识。最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全院师生勠力同心,顺利通过专业认证。
除了担任思政系系主任之外,我还兼任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负责主持教工第三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学校和学院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并根据所在支部成员的优势,具体凝练出“党建+基层理论宣讲”特色品牌。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11年,通大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正在绘就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在校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会继续笃定地将个人成长之“小我”融入到学校发展之“大我”中,为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