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我与通大共成长】汤宇渊:志愿领航 向阳而生

974
分享

阅读次数:974发布时间:2023-09-15 09:00来源单位:团委 责任编辑:刘佳昕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踏进南通大学的校园,递上了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了通大的一员。如今,2023年9月,已是我来到通大的第六个年头,我也从一个青涩的小萌新变成了“通心粉”。六年间,我不仅在通大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自己的青春记忆,逐渐成长成熟,也见证了通大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

“各位家长、同学好,我们是南通大学的莫文隋志愿者,学校准备了统一的大巴车,可以送大家去学校。”刚从长途巴士上下来,我立刻被一群“红马甲”给包围了,他们每个人背后都写着大大的“莫文隋”三个字。他们第一时间接过了我手中的行李,热心地询问我的报到信息,将我带上了前往学校的大巴车。看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我默默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像他们这样乐于助人,我也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莫文隋”。

入学后我了解到,南通大学是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莫文隋”谐音“莫问谁”,其蕴含的扶危济困、大爱奉献的精神内涵激励着一代代通大学子投身志愿工作。在“莫文隋”精神的影响下,第二年开学,我第一时间报名迎新志愿工作,想将当年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学弟学妹。除了迎新,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图书馆整理图书,深入社区义务劳动,结合专业采访抗战老兵进行口述史记录……在一次次活动的历练中,我也积累了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

时间在通大流逝,我也在通大成长。虽然我参加过众多志愿工作,还作为负责人组织过不少活动,但我总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多、更好。大四时,我参加了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的宣讲会。宣讲会上,学长学姐讲述的一个个支教故事深深感染了我。原来志愿服务不止在学校、不止在南通,我还可以去祖国西部,在青藏高原奉献青春。于是我毅然报名了第23届莫文隋研支团,经过层层选拔考核,我终于入选了。

2021年7月,我跟团队成员一起前往青海贵德,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西部孩子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难度。这时我想起了研支团学姐的一句话——“向阳生长”,不能放弃,要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去追寻太阳和光明。经过和老师、学长学姐们的交流,我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真心换取真心,用扎实的教育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教育是个良心活,唯有默默耕耘,才能“百年树人”。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支教归来后,我将自己的一年支教经历写成故事,拍成视频,登上“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的讲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更多通大学子加入莫文隋研支团,用奋斗和奉献,让“莫文隋”精神之花绽放在祖国西部。今年5月,我还作为研支团代表前往南京,领取第18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荣誉。站在领奖台上,我想起了写在申报材料中的一句话:“我们研支团每一个人都是像一株向日葵,向阳而生、向下扎根。”一年的支教经历,让我对扶危济困、大爱奉献的“莫文隋”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向阳生长”,我不只是追随阳光和希望,更应该成为那一轮温暖的太阳。读研期间,我担任校团委兼职副书记、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秉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围绕组织建设、思想教育、学术创新、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多场活动。每一份策划都是字字打磨、句句斟酌,每一份活动通知、宣传报道都要反复审核校对。我们在工作中发扬大爱奉献的“莫文隋”精神,将研究生会建设得越来越好,让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22年12月,学校第五次学代会、研代会召开,我作为负责人全程参与。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大会,很多同学非常紧张,生怕工作做不好,我便用自己的支教经历鼓励大家,让大家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很多同学都表示,参与学代会、研代会的工作,不仅成就感满满,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

“向下扎根”,我以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心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锐意进取。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酷寒凛冬,我总是提前来到教室,潜心预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我会向老师请教疑难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回到宿舍我也会花费大量时间认真研读文献,做好笔记,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未曾懈怠。课余时间,老师也会询问我们本科的一些学习经历,在得知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是与张謇、南通有关时,老师建议我可以向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投稿。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对照会议论文要求,经过反复修改,我向大会投递了论文,期待能在大会的论文集中看到我的名字。

六年的通大时光,我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懵懂变得从容,唱着《南通大学校歌》,看见新教学楼拔地而起,地铁通车极大便利师生出行,见证着通大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面向未来,我希望将来能做一名老师,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将我在通大收获的学识,得到的关爱一点一滴传递给我的学生,将“莫文隋”精神深植在一代代学子心中,让南通大学大爱奉献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里不断传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