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1
    2021-05
    5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通大学监察专员陆国平进行巡学旁听。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朱丹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并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全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题,从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抓落实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学院领导陈炜、徐红波、姜永杰、沈永江、许铁梅分别围绕学习主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陆国平充分肯定了教育科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效果,认为此次专题学习会准备充分,中心组成员发言认识到位,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厚度。他结合自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体会,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就进一步开展好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学习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按照六个情怀、“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对标找差,提高全院教职工的思想认识,使学习真正入心入脑;二是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三是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特色,探索全方位育人模式,将十大育人体系融入
    2021-05-21
  • 21
    2021-05
    5月20日,南通市首届高校网络安全大赛获奖结果公布,我校师生包揽了教职工代表队和学生代表队的团体和个人一等奖。陈晨、章志国、李晓丽、陈益均组成的教职工代表队荣获教职工组一等奖,陈渔、陈龙、潘壬远、马雪驰组成的学生代表队荣获学生组一等奖,陈晨、陈渔分别荣获教师组、学生组个人一等奖。我校同时荣获多个团体和个人的其他级别奖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本次大赛由南通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共青团南通市委共同主办,旨在选拔培养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健全完善全市网络安全人才库,共有来自南通市九所高校的45支队伍共200余名选手参加,我校派出1个教工代表队和6个学生代表队共28名选手参赛。近年来,我校始终把网络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培训,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强化安全软硬件建设,有力提升全校网络安全管理防护能力水平。信息化中心对本次比赛超前谋划、统一组织,从全校相关专业师生中遴选优秀选手,组建参赛队伍,通过分类培训、实训演练、赛前集训等方式,苦练内功,力争一流,此次大赛充分展现了我校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成效。(付
    2021-05-21
  • 20
    2021-05
    杨宇民参加特种医学研究院党总支中心组扩大会议暨院党史学习交流会5月18日上午,特种医学研究院召开党总支中心组扩大会议暨院党史学习交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出席会议。会上,研究院院长高永静带领大家一起追忆了共产党人不畏困难、不畏牺牲,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奉献精神。她强调,青年教师应该学习革命先辈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支部书记李霞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六章内容中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中凝练的精神内涵交流研读体会。她指出,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凝聚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和赤胆忠心,是特种医学研究院全院师生的责任和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教工支部书记王雪婷就近期党史的学习体会作了交流和发言。党建督导何建山对院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情况作了点评。杨宇民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党史教育成效,对研究院下一步的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充分发挥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发挥自己的独有优势,为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添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19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获奖结果公布,我校艺术学院作品《非遗撕纸呈党史,百年百画进百校》(指导教师:翟天麟、黄天灵、韩叙;学生:茆静雅、袁凡、林子淳、杨怡文、张峻林、张健、郭哲皙、陈柯桦、李乾乾、田丰源)获得二等奖;文学院作品《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南通地区老战士口述史调研》(指导教师:张若愚、徐静玉、倪乐一;学生:郭宇菁、王彬、田沈怡、徐静宜、陈君权、薛峰、岳佳妮、张屹峰、张林林)获得三等奖。“挑战杯”红色专项赛是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新增的专项赛,大赛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旨在通过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感受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今年1月团中央《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预告》发布以来,我校积极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与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传播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全体大学生重走红色足迹,倾听红色故事,在实践中感悟党史国情,并在校内形成了弘扬红色文化、传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19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江苏省首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我校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曹静、朱晓玥、陶怡、葛飞和贾志鹏同学的参赛作品《因河而起,应秆而兴》(指导老师:范占军)荣获银奖,奖金5万元;团队获聘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庄烈村“乡村设计顾问”;曹静同学获得“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南通大学团委获优秀组织奖。该大赛以大运河为设计关键词,旨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传统文化风貌,助力美丽江苏建设。大赛自2020年8月启动以来,历经现场踏勘、初赛、决赛、总决赛等层层选拔,遴选出一批充满青春活力、富有乡土情怀的设计师队伍,共592支队伍1860名选手参加比赛。大赛共产生金奖2个、银奖6个、铜奖12个、优秀奖32个。(潘昱岚)我校学生获江苏省首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19日晚,艺术学院2021年“炫•青春”毕业展演在钟秀校区盛情启幕。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闻斌宣布开幕,校党委书记浦玉忠致开幕辞,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南通大学特聘教授马盛德受邀出席活动,央视著名主持人、著名画家董浩现场视频寄语。浦玉忠向莅临展演现场的全体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参加展演活动的全体毕业生表达了真挚的祝贺与美好的祝愿。他指出,“炫・青春”深耕美育多年,已经逐步成长为高校美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在“炫·青春”的激励下,学校不仅培养并成就了越来越多的艺术专业人才,也引领并感召了越来越多的通大学子,美育的精神陶冶了全体通大人的艺术情操,美育的追求也点亮了全体通大人的艺术梦想,生动地彰显了我校在美育教育、美育普及与美育改革方面累累硕果。他希望全体毕业生能够在人生新的航道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做新时代美育的传播者、践行者与创新者;希望艺术学院能够以美为媒,在内涵建设中不忘初心,笃实美育,一如既往地讲好蕴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文化自信中的美育故事。教师代表马彬寄语毕业生积极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用智慧与汗水去攀登每一座艺术高峰,用坚持与执着去欣赏每一处人生风景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19日下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施卫东接待了来宾。施卫东代表学校对叶志民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长期以来对我校各方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校园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的积极努力。叶志民详细介绍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基本情况及此次调研的目的,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期待今后学校能够产生更多成果。在校期间,叶志民一行与纺织服装学院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叶志民简要介绍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的由来与建设发展情况。他表示,基金会秉承“推动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宗旨,持续资助对行业科技进步有推动作用的公益科技教育项目。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张瑜表示,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纺织服装学院依托国家级等多个科研、教学平台,通过加强纺织与材料、医学、建筑、交通、生物、
    2021-05-20
  • 20
    2021-05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5月20日,由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袁浩任组长的江苏省教育厅”创平安迎七一“检查组一行5人来我校检查安全工作。校长施卫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汇报会。施卫东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他表示,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师生安全高于一切”的工作理念,希望专家组对我校安全工作进行“问诊把脉”,提出指导意见,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樊小东从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亮点、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等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我校安全管理工作。袁浩介绍了此次安全检查的范围内容,专家组查阅了自查报告和台帐资料,实地检查了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危化品仓库、监控室等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反馈会上,专家组对我校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南通大学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体系完善;教育管理独具特色,学生自律意识强;注重重点部位管理,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校园安全平稳有序。同时,专家们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全职责及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20日上午,由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清担任组长的省教育厅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指导专家组一行,到我校开展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会议。侯文华向专家组一行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基本情况,并从做响一个理念、做优两个体系、做强三支队伍、做好四级防控、做实五项工作等五个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全面介绍。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张雪松以《专业引领、深耕内涵、特色鲜明,全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为题,介绍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主要成绩、具体做法和工作特色。专家组对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上的做法和特色表示充分肯定,并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配置、经费保障、场地建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具体建议。双方还就“四级”预警体系建设和“四位一体”心理育人格局等工作展开交流。研究生部、学生工作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赵霞/文 钱宇凤/摄)省教育厅专家组到我校指导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20日上午,新疆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顾瑞环来校调研第23届莫文隋研支团新疆小分队工作,第8和第9批江苏援疆干部、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周云旗陪同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会见了来宾。侯文华感谢新疆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为南通大学青年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锻炼成长、服务社会的平台,感谢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为莫文隋研支团的志愿者们提供教学实习的园地。侯文华嘱咐即将赴新疆伊宁县支教的第23届莫文隋研支团的志愿者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尊重民族风俗、发挥专业优势、奉献青春力量。顾瑞环感谢我校研究生院、团委长期以来对新疆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的支援帮助,表示将尽最大努力为今年7月即将抵达的1年期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提供好后勤保障。周云旗向志愿者们讲述了自己援疆6载的经历,勉励志愿者们在新疆伊宁县锻炼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领略大美新疆。第23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由研究生院和团委共同招募,2021年7月,莫文隋研支团将首次向新疆伊宁县派出4名志愿者,并继续向青海省贵德县派出6名志愿者,支援西部基础教育事业。研究生院、团委相关负责人及第23届莫文隋研支团新疆小分队全体志愿者参加座谈会。
    2021-05-20
  • 20
    2021-05
    5月19日下午,我校举行“回眸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南通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教育科学学院朱美璇荣获一等奖,体育科学学院孙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邹胡健荣获二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院李思玮、文学院黄竞禾、姚景苑荣获三等奖,药学院王怡晨、公共卫生学院李俊霆、杏林学院蔡亦凡、外国语学院刘语欣荣获优胜奖。本次演讲比赛旨在通过讲述党史故事,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与光荣传统,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比赛中,选手们妙语连珠,自信镇定且感情饱满。同学们表示,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意识,有助于引导学生筑牢信仰基石,坚定理想信念;勉励学生学习党史知识,提高思想水平;激励全校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牢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演讲比赛结束后,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黄正平为全校团学骨干讲述了一堂微党课。黄正平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伟大精神等方面,向同学们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理论发展史、经验发展史、精神发展史,通过大量的事例和史实阐释了“艰苦是时代
    2021-05-20
  • 19
    2021-05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实施第二批江苏高校中外校群合作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我校继去年成功入选“江苏英国高校合作联盟(中英20+20高水平合作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后,又入选了“江苏-俄罗斯高校合作联盟”和“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两个中外校群合作平台。一直以来,我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高度重视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渠道,深化合作内容,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和学位联授以及留学生教育,分别与英、加、俄、韩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12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校际合作交流、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项目、师资境外研修和培训、学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成果丰硕。江苏高校中外校群合作平台建设项目是推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学校入选5个江苏高校中外校群合作平台,是我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成绩。我校将依托这五个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大力实施高水平国际交流工程,持续加强同拥有优质资源的境外高校开展高水平合作,不断提升我校国际影响力。(王杨)我校入选江苏省高校中外校群合作平台建设项目。
    2021-05-19
  • 19
    2021-05
    近日,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江苏赛区)公布获奖结果,我校6件作品获一等奖、6件作品获二等奖、21件作品获三等奖,省赛获奖数创历史新高。“米兰设计周”是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之一,秉承“让中国高校作品走出国门”的理念,鼓励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加强历练交流,强化艺术与设计学科师生的专业素质,推动中国设计事业创新发展与国际接轨,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设计风范。(陈强)一等奖获奖作品。
    2021-05-19
  • 19
    2021-05
    5月19日上午,安徽校友会会长、工业设计2007级校友、安徽海拔营销策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东,副会长、工业设计2006级校友、安徽东汉智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生宝访问我校。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会见了来宾。浦玉忠、施卫东对何东和王生宝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安徽校友会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母校的发展表示感谢。校领导肯定了安徽校友会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并请他们转达母校对安徽校友们的问候,希望安徽校友会在现任校友会领导机构成员们的带领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何东向母校汇报了安徽校友会的发展及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介绍了企业情况,对母校的培养表示感谢,并表示要更加努力工作,发掘更多的校友,为更多的校友做实事,更好地回报母校。随后举行了捐赠铁画仪式。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吴如高向安徽校友会会长何东颁发捐赠证书,并共同为捐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揭幕。社会资源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谈。(张丹/文吕雪峰/摄)南通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访问我校。
    2021-05-19
  • 18
    2021-05
    郁晓民,1944年——1950年就读于原南通学院农科,从早期党的外围组织学生活动积极分子,历经坎坷逐步成长为全国教育管理的专家。她的一生信念不息,奋斗不止。1927年,郁晓民出生在风雨动荡的年月。她的父亲郁华是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三叔郁达夫是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家,都是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革命烈士。百折不挠、才杰辈出的家族,给了郁晓民不断奋发努力的动力源泉。“书念到肚子里,谁也抢不走,要成为有文化、有抱负,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小时候,父亲经常对郁晓民说的话。父亲的牺牲对十二岁的她冲击很大,更是成为激励她发奋读书的动力。“不要忘了父亲为什么会牺牲,要像父亲那样,做个正直、有骨气的爱国者。”知书达理的母亲也是这样教育郁晓民。由于生活艰苦,郁晓民在初中时便开始勤工俭学,用业余时间做过家庭教师,也当过电影院的广播播音员。这些活动让她提早接触社会,更锻炼了她的意志。受到大姐郁风的影响,郁晓民念高中时就开始参加学生运动。起初瞒着母亲,怕她担心,但不仅没受到母亲的阻挠,而是得到她的支持,只是再三关照:晚上要早点回来,注意安全。1944年,郁晓民考入原南通学院农化系,并加入当时党的外围组织女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