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1
    2020-12
    11月30日,我校开展图书馆专项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活动并担任演练总指挥。活动分为应急疏散演练和灭火技能培训两个部分。应急疏散演练中,保卫处工作人员在四楼电子阅览室外点燃了烟雾弹,模拟火灾发生,图书馆报警系统开启,消防应急广播通知火情信号,物业管理人员发现了火情,立即呼叫师生安全有序撤离,学生们在馆内人员带领下有序疏散,微型消防站人员救出了受伤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了紧急救护。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后,紧急出动消防车进行现场灭火,云梯车开展了空中救援被困人员。演练后大家参加了灭火培训,师生们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完成了初起火情的处置。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科科长陈家波对疏散演练进行了点评,并对我校消防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这次演练,大家熟悉了消防应急救援程序,掌握了应急逃生、扑灭初起火情的实战技能,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近年来,保卫处把校园防火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通过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安全进军训、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加强对师生员工安全教育,从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检查整改等方面着手,认
    2020-12-01
  • 30
    2020-11
    11月30日下午,我校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党的十九大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来校作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主持报告会,并就学校进一步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规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宣讲报告中,陆卫东紧紧围绕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新征程,从充分认识全会的基本情况、重大意义和主要特点;深刻认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重要特征;准确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十四五
    2020-11-30
  • 30
    2020-11
    11月27日—28日,第八届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南京举行。经过激烈比拼,我校医学院辅导员施玮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决赛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再次突破。大赛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南京工业大学)承办。来自全省40所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40名优秀辅导员晋级决赛。决赛包括基础知识测试、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三个环节,综合考察辅导员的分析、判断、应变、协调、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最终按照综合成绩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0名。比赛中,施玮沉着应对,从容应答,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夺得每个环节单项第一,充分展示了我校辅导员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参赛备赛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多次关心指导,并于11月25日专程召开赛前辅导动员会,为选手加油鼓劲。选手备赛期间,学生工作部及时研讨复赛后发布的最新赛制,组织成立由各学院辅导员组成的专业素养高、职业能力强的陪练、助演备赛团队,并邀请多位资深理论专家和学工专家组成教练组,进行了多轮赛前辅导、打磨和实战演练。
    2020-11-30
  • 30
    2020-11
    近日,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应用创新创意论文大赛完成评审工作。我校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刘诺、曾倩茹的参赛作品《基于热刺激驻极的高过滤效率稳定性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获得大赛研究生组特等奖,严柳燕同学的作品《木棉基天然抗菌复合水刺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获本科生组一等奖,另有2项作品获二等奖,2项作品获三等奖。全国高等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应用创新创意论文大赛是非织造专业领域最具权威的赛事。本次大赛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我校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承办。经专家评审,本次大赛分别从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的众多参赛作品中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张广宇)我校学子喜获全国高等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应用创新创意论文大赛特等奖。
    2020-11-30
  • 30
    2020-11
    11月28日,“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常州举行。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张玲同学(指导老师:赵敬龙)获研究生组一等奖。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王程同学(指导老师:徐红波)、药学院本科生杭佳颖同学(指导老师:徐红波)、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季节同学(指导老师:李宇辉)荣获本科生组二等奖,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戚雅婷同学(指导老师:虞亚平)获本科生组三等奖。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以“生涯逐梦、职赢未来”为主题,旨在普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知识,传播生涯传播理念,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选手需提交书面作品,同时在决赛现场通过生涯规划展示、职业体验陈述、评委选手互动问答三个环节,全方位、个性化地展现各自对于职业生涯的认知,对于大学学习、生活、实践实习的合理规划。(赵敬龙 严军英)我校学子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2020-11-30
  • 30
    2020-11
    11月28日,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日语演讲比赛在南京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由外国语学院张玲玲、胜川真琴两位老师指导的日语182班金莹同学荣获三等奖。本次大赛由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旨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促进日语学习交流的同时,抒发学生特殊时期对社会、国家的情怀。来自全省高校的39名选手同台竞技。赛场选手实力雄厚,演讲比赛精彩纷呈,金莹同学的命题演讲《新型コロナと私》获得大赛评委一致好评,展示了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子的风采。(裴婷婷)外国语学院学子在江苏省高校日语演讲比赛中喜获佳绩。
    2020-11-30
  • 30
    2020-11
    11月27日—29日,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举办。副校长董正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活动并在论坛上致辞。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向论坛发来致辞,代表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指委对专家学者们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对南通大学的辛劳筹备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董正超指出,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涵。他强调,要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制度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伟大实践对高质量理论研究的需求。侯文华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人才培养等情况。他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明确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战略。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凝心聚力、统一思想,为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在专家主题发言阶段,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布成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指委委员王刚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
    2020-11-30
  • 30
    2020-11
    11月2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校友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外国语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南通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杨宇民为外国语学院校友会授牌,并为外国语学院第一届领导机构成员颁发聘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卫东出席大会。大会选举并全票通过第一届外国语学院校友会领导机构。陆国君当选为学院校友会第一届会长,徐爱民、吕建、季仲平、陈宝华、孙剑斌、张展鹏、陈一新、唐建飞、朱燕、朱小娟、佘军、徐托当选为副会长,陈俊怀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汤卫、孔艳、袁辉辉、董春旺、达磊、丁孙浩、陈晓霞、王媛媛当选为副秘书长。杨宇民代表学校和校友总会对外国语学院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参加大会的校友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概况,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母校,为母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并希望外国语学院校友会在今后的校友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精心组织各项校友活动,加强与母校、与校友总会以及其他校友分会的联系,共谋学校、学院发展新篇章。外国语学院院长陆国君作为会长发言。他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办学历程、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情况。他表示将团结和带
    2020-11-30
  • 30
    2020-11
    11月23日—26日,我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一行赴贵州纳雍县,看望慰问教科院20名“扶苗”支教团成员,并就进一步深化教育扶贫合作考察调研。纳雍县副县长林炼深接待了慰问考察组一行。在南通大学—纳雍县常态化支教合作座谈会上,校团委书记朱城代表学校向纳雍县政府、县教育局对我校“扶苗”支教团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向纳雍县教育局介绍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情况及落地要求,希望以项目落地为抓手推进更深入的支教合作。林炼深感谢南通大学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大力支持,对我校“扶苗”支教团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了充分肯定,希望双方尽快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常态化支教合作。纳雍县教育局局长吴明来介绍了纳雍县教育系统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欢迎更多的通大学子来到纳雍,共同助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常态化支教合作,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在纳雍期间,慰问考察组一行还前往水东镇中心幼儿园、纳雍县恒大第三幼儿园等6所支教幼儿园看望慰问20名支教学生,观摩了支教学生的备课、上课情况,实地察看了志愿者日常生活住所的设施配备和学习生活情况。在各个支教点,
    2020-11-30
  • 29
    2020-11
    11月28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学习研讨意识形态工作。副校长董正超列席会议。会议邀请市委宣传部意识形态处处长石海云做了题为《立德树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语言全面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形势复杂性和现实紧迫性,对学院如何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学院党委书记潘晴雯从“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贯彻要求,落实工作措施”“唱响旋律,加强思想引领”等方面,对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做了回顾和展望。学院副院长蒋庆丰,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夏强,院党委委员刘波、黄跃进等分别做了交流发言。董正超充分肯定了本次学习会的形式和成效,并对地理科学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在当今形势下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好;二是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它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三是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专业建
    2020-11-29
  • 28
    2020-11
    11月27日下午,我校举办2020年新闻宣传通讯员培训报告会,新华社江苏分社副总编辑张展鹏应邀来校做题为《新时期高校新闻报道如何新出彩》的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接待了张展鹏。报告会中,张展鹏高度肯定了我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向同学们分享了写新闻报告的“四字真经”,即“高”要求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准”要求定位准确,找准辨识度;“巧”要求采写精巧,构思巧妙,“真”要求做到人文关怀,真情实感。他希望新闻宣传通讯员在报道时抓准细节,深挖题材背后的故事,努力在新媒体时代下挖掘不同方面,做出一个有情感有深度的报道内容。他还勉励在场学生勇于挑战,不怕试错,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不抱怨、不放弃,在生活中创造出各种可能。宣传部副部长徐凌主持报告会。她强调了学校新闻宣传的重大作用以及新闻宣传队伍的必要性,希望新闻宣传通讯员要增强新闻宣传本领,积极挖掘新闻素材,源源不断地发出通大好声音,要卯足精神、再接再厉,产出更多优质的新闻宣传作品,让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各职能部门、学院新闻宣传通讯员及宣传骨干代表听取报告。(校报学生记者
    2020-11-28
  • 28
    2020-11
    11月24日上午,附属医院召开全国文明单位“五共”专题会议。受院党委书记高建林委托,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卫东主持会议并讲话。马卫东向与会人员通报了附属医院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殊荣的喜讯,并从创建意义、组织领导、基础条件、创建亮点等方面介绍了创建过程。他指出,全国文明单位是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单位的最高荣誉,也是迄今附属医院获得的最高层次集体奖项。马卫东向各单位代表提出了倡导和推广精神文明共建共管共荣共赢共享的“五共”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说,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的获得,是全体附院人、包括派驻工作人员的共同荣誉,凝聚着大家共同的拼搏与汗水。文明创建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全院上下每个人,包括各友好协作单位的每一位派驻人员长期支持、鼎力配合、共同努力。马卫东代表院党委要求各单位务必要提高站位、清醒认识,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把握关键、强化细节,制定好制度规范,管好自己的人,不碰高压线,坚守住底线;要求各单位制定具体的措施和规则,共同把全国文明单位打造出特色亮点。他要求各单位发扬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对照测评标准,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总结,整改提升。他希望各部门和各单位负责人
    2020-11-28
  • 27
    2020-11
    新机遇 新挑战 着力打造高质量学术期刊11月25日,杂志社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杂志社社长顾金春主持会议,介绍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国际背景,并从规划《建议》亮点、规划《建议》突出民生议题、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等方面对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结合杂志社期刊出版工作,顾金春对支部全体成员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体人员要深入领会全会的精神和要义,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的改革、开放、创新理念;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思想文化阵地;三是立足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期刊影响力。(陆芳)真抓实干 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11月25日下
    2020-11-27
  • 27
    2020-11
    11月27日,我校举行沈树新先生校史资料捐赠仪式。中文系1978级校友沈树新向学校捐赠了其收藏的《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珍贵校史资料一册和《植物学大辞典》图书一册。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向沈树新颁发了捐赠证书。浦玉忠对沈树新先生的义举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他希望我校学习好、研究好、保存好这份珍贵的校史资料,积极开展校史资料征集宣传,争取征集到更多珍贵的校史资料。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先校长张謇留下的精神财富,全力推进张謇研究,努力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南通大学成为张謇研究的“重镇”,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详细记述了1928年私立南通大学的成立经过、组织架构,是对张謇教育理念传承较早、较全面的重要史料,保存不易,价值颇高。此次捐赠的《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为沈树新叔祖父沈步辕先生之物。沈步辕先生是私立南通学院农科1931级学生,生前主要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棉花栽培技术研究,曾任清江市政协委员。这份珍贵的校史资料历经战火、动乱得以侥幸保全,辗转传至沈树新先生手中。作为南通大学的校友,沈树新先生长期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事管理工作。11月12
    2020-11-27
  • 27
    2020-11
    11月27日下午,由武警南通支队资助的2020年南通大学“橄榄枝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啬园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董正超副校长、武警南通支队政委李海港出席仪式并讲话。董正超代表全校师生对武警南通支队官兵一行到来表示欢迎,对武警南通支队给予我校人才培养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称赞武警南通支队在为南通建设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中作出重要贡献。董正超寄语今年受资助的大学生:一要常怀感恩之心,提高道德情怀和思想境界;二要练就过硬本领,珍惜韶华,立志成才;三要报效祖国和人民,为国为民拼搏奋斗,实现人生价值。李海港表示,武警部队的捐赠,既是对通大的感情与情谊,更是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关心与期望,希望同学们培塑品行,永葆理想和激情,并将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李海港代表武警南通支队捐赠支票,董正超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学工处副处长张雪松宣读2020年南通大学“橄榄枝助学金”受资助学生名单。受到资助的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在活动中发言,表示会将感恩之心外化为行,全身心投入学习,不断奋进,将爱心传递,去温暖更多的人据悉,从2019年起,武警南通支队与我校合作共建,并设立南通大学“橄榄枝助学金”。去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