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4
    2020-10
    10月23日下午,第九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学理科组)在我校举行。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教师工作处处长马斌,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许李军,江苏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晓静,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和来自全省各代表队领队,教练,参赛选手出席开幕式。顾菊平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各兄弟高校的参赛学生、教练、领队及专家们来校参赛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发展概况,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近年来我校在教师教育及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绩。周晓静代表省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大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我校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表示感谢,她阐述了大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省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大赛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各位选手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充分展现娴熟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二是参赛选手要立志从教、刻苦钻研,努力成为卓越教师;三是各参赛院校要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优秀师资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马斌就本次大赛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各参赛选手要树立重在参与、重在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意识
    2020-10-24
  • 24
    2020-10
    10月24日上午,由江苏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调研会在我校召开。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许李军、南通市教育局人事与师资处副处长周淑平等出席会议,省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叶忠主持会议。受副校长顾菊平委托,教务处处长丁锦宏代表学校对各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着重介绍了我校在师范生教育过程中的改革思路和取得的成效。会上,9家培养学校相关负责人就乡村定向师范生在培养过程,和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研与就业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做法作了分享和交流。周淑平介绍了南通市乡村师范生定向培养的情况,分享了作为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与培养学校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方法和模式。许李军介绍了我省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情况,详细解答了各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针对进一步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许李军对各培养学校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根据学校特色,优化和调整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和方案;二是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参与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三是调整招生计划
    2020-10-24
  • 24
    2020-10
    10月24日上午,我校举办江苏省“服务发展促就业”招聘活动暨南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来自各地200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和4000多名毕业生参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深入各招聘展位与用人单位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毕业生应聘情况。本场招聘会由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我校承办。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此次招聘会规模与往年相比有所限制。学校从众多报名参会单位中精心挑选200家优质企业,共提供15000个优质岗位,涉及经济管理、机械、计算机、化工、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批毕业生按预约时段分批次前来现场应聘。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和建设力度,积极搭建校园招聘供需对接的桥梁与平台,完善1场大型校园招聘会,2个分会场联动,3个校区配合,信息发布、精准对接、现场招聘、后续服务4个环节的大型市场招聘模式,努力构建毕业生与企业双向选择、互利共赢新局面。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校领导主抓,学工处负责,各部门联动,全员参与,协同合作;不断完善以智慧就业为显著特征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努力促进毕业生充
    2020-10-24
  • 24
    2020-10
    10月24日,我校杰出校友、北京金和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栾润峰应邀来校,为通大学子作题为《走出校门的37年》的专题报告。栾润峰回顾了自身求学、就业、创业的丰富人生经历,详细介绍了创立“精确管理”理论的过程,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分享了“查安康”软件的研发历程。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栾润峰寄语同学们要明确并坚定自身发展定位,积极寻求并整合可用资源,坚持用前沿知识充实自身,打牢专业基础,加强实践操练,用智慧和汗水为未来发展铺路,为科技强国助力。报告会后,栾润峰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解答了同学们在个人专业发展以及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应用等方面的疑惑,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以优秀校友为榜样,为推动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傅强主持报告会,师生代表120余人参会。相关链接:栾润峰,1983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原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学院授课教授,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中关村电子商会会长,民建中央上市企业委员会会员,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委员,民建海淀上市公司支部主委,北京金和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20-10-24
  • 23
    2020-10
    10月19日—22日,我校体育教育、美术学(师范)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联合专家组现场考查。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史根林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出席考查意见反馈会,校长施卫东出席自评说明会,副校长顾菊平主持自评说明会第一阶段。专业认证自评说明会上,施卫东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师范类专业的办学支持、条件建设等情况,强调了专业认证对学校师范教育的建设成效。体育教育、美术学专业负责人对专业自评情况作补充说明。专家组就专业认证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现场提问与询证。在为期三天半的考查中,专家组实地考查了我校图书馆、教育史馆等场所,重点考查了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技能实训室。认证专家紧密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依据标准和规范,分别调阅了课程试卷、课程教学材料、学生毕业论文、学生教育实习手册等教学相关资料,对《体育心理学》、《中学美术教学设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进行听课看课,组织了教师、学生座谈会,访谈了学校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师范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师生代表,走访了教育实践基
    2020-10-23
  • 23
    2020-10
    10月23日上午,我校召开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会议。副校长董正超出席会议并讲话。董正超就进一步做好学校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点授权审核工作对各申报单位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准确理解相关文件精神,认真领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仔细研究江苏省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会议精神,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统一思想,对申报工作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摆正心态;三是要坚持标准,好中选优,集中精力,统筹推进,促进学科发展;四是要讲纪律,守规矩,保稳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度,有序稳定推进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提升学校学科内涵建设。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俐传达了省教育厅召开的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布置会的主要精神,对学校本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安排进行部署,对规范填报申报材料进行说明。各申报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负责人,学科办全体人员出席会议。(林流)我校召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会议。
    2020-10-23
  • 23
    2020-10
    10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开幕,我校艺术学院师生团队策划设计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在开幕式上精彩亮相。本届博览会的线上版块包含云展厅、云销售、直播带货、云赏非遗、传统工艺云竞技等活动,线下版块包括线下主展馆展览、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座谈和非遗优秀案例发布等,线下主展馆展览涵盖“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黄河流域非遗展”和“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等3个专题。我校艺术学院师生团队负责此次博览会主视觉设计以及对接第一板块“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这一专题的展陈工作。在短短30天的时间内,集中完成了3套主视觉方案,超过1000平方米主视觉展示设计,30项延展应用设计,2项策展与空间规划提案,超过1000平方米展示空间的策展、布展和空间规划等工作。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组织的最终评审中,主视觉设计与展示策划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并一次性通过。在策展实施中,艺术学院师生团队联合非遗传承人、施工单位等紧密合作,高质量完成了第一板块中1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展陈工作,既展现
    2020-10-23
  • 23
    2020-10
    10月22日下午,“心手相承”中国蓝印花布长三角巡回展在浙江宁波开幕,文化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陶小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任建新,宁波市、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南通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中国蓝印花布长三角巡回展是江苏省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资助推广项目,由南通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联合主办。巡回展共展出各类蓝印花布作品200余件,既有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藏精品,也有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南通大学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研修班学员创作的部分作品。展出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展览主要策展人、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吴元新于1996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蓝印花布博物馆,几十年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艺术,抢救保护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遗存三万余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出版《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等专著十余部,其创作的蓝印花布作品荣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山花奖”。吴元新蓝印花布工作室被人社部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吴元新先
    2020-10-23
  • 23
    2020-10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10月22日,我校为离退休人员中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岁、百岁整生日的老同志举行集体祝寿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参加活动并致祝寿词。我校目前有离退休人员1100余人,今年整生日的百岁老人有3位,这是我校离退休教工中首次有百岁长寿老人;90岁整生日的老同志有16人,80岁整生日的有36人。樊小东代表学校党政向各位老寿星及全校离退休同志致以重阳节真诚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祝在座的各位老寿星生日快乐。他说,我校每年在重阳节为整生日的老同志举行集体祝寿活动,这是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的体现,也是我校尊重关爱老同志工作作风的体现。当前学校取得的发展成果与老同志的热情关心和支持分不开,许多老同志还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不计报酬,乐于奉献,为青年师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樊小东简要通报了今年学校召开的“两代会”精神,希望离退休同志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建设美好的校园。在离退处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寿星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通州忠孝文化园,领略了忠孝传统文化,观赏了新二十四孝壁画长廊和南通市首届十大孝星宣传廊等。学校有关部门负
    2020-10-23
  • 22
    2020-10
    10月21-22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青海省主委刘同德来校交流智库建设工作。校长施卫东,副校长蒋乃华,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卫东出席活动,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主持活动。施卫东回顾了我校与青海师范大学的合作进展以及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青海省的工作情况,简要介绍了我校智库建设历程、重点举措及主要成效,并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壮大科研团队实力、打造特色智库品牌、创新合作研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校智库建设需进一步推进的工作。刘同德高度肯定了我校与青海省开展的合作成效以及我校智库建设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就开展智库交流、推进江苏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取得更大成效等的研究提出了合作意向。刘同德在题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重要地位、生态保护取得的突出成效和面临主要困难、协同保护的难点与挑战以及建立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的战略意义与对策建议。成长春表示,我校智库将与青海省相关智库深化合作,共同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及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的研究贡献智慧。组织部、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
    2020-10-22
  • 22
    2020-10
    10月21日,南通市综合运输研修班在我校开班。受南通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我校将为来自南通市交通运输局系统39名干部及骨干人员开展为期三天的培训。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宁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姜佩剑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他指出,在南通大学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一直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地方人才需求,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他预祝培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希望各位学员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学有所获。陈宁介绍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对南通市交通格局带来的影响。他认为,作为该领域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踏准未来的节奏,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适应综合运输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他期望学员们一定要把握好与业内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取得进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班仪式后,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教授为学员做了题为《新时代综合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思考》的首场专题报告。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莉莉主持开班仪式。南通市自然资源
    2020-10-22
  • 22
    2020-10
    10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应邀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对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心悦健康公益中心项目《从我,到我们》进行专题指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指导会并讲话。在听取项目汇报后,李兰娟院士对项目做了非常详细的点评和指导,她充分肯定了江海心悦团队开展的系列儿童卫生应急科普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帮扶活动,同时勉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发挥专长,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立志勤学,刻苦磨练,将激扬的青春梦融入健康中国梦。侯文华代表学校衷心感谢李兰娟院士对南通大学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李院士在百忙之中对我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对在疫情期间,李院士逆行武汉、一线作战,对疫情科学防治,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所作出的贡献,以及长期以来对国家医疗、公共卫生健康事业的付出和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他结合李院士的指导意见,对江海心悦团队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拓展服务内容,进一步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二是强化专业特色,注重儿童卫生健康习惯养成;三是牢记李院士的教诲,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勇立潮头,肩负起时代重任。指导会由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顾璟主持。校团委负责
    2020-10-22
  • 22
    2020-10
    10月21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以班主任身份,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师范181班学生召开“让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主题班会。侯文华就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处理好生活、学习、交往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要求思政专业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练就过硬本领、创新思维实践、调整身心生活。他希望思政学子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个人素质来有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将“在马学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铭记于心。侯文华担任政教师范181班班主任以来,多次主动了解班级情况,在疫情期间主动与班干部沟通交流,切实指导疫情防控工作。(郑圳)侯文华召开“让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主题班会。
    2020-10-22
  • 22
    2020-10
    10月21日下午,特种医学研究院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进行巡学旁听。学习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蔡娟为大家详细解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时代背景、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重要创新点。她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为实现中国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永静要求大家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以理论促实效,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在科研上要有时间投入,多学习多钻研,力争为研究院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研究院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李霞要求全院党员干部学通、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到全面系统学习,带着问题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推进研究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研究院教工和学生支部书记紧紧围绕学习主题,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杨宇民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党总支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情况,要求党总支在
    2020-10-22
  • 22
    2020-10
    10月21日上午,杏林学院在启东校区海韵湖畔开展以“以劳树德,以劳育美”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江应中参加活动。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启东校区师生员工代表60余人手持铁锹,两三人一组,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劳动现场,有的挖坑、有的扶苗、有的填土、有的踩实压紧、有的浇水……大家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一丛丛粉黛草和芒草在海韵湖边扎下了根,为启东校区的秋天增添了新的风景,传递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近几年,杏林学院通过开展景观文化迁址、绿化景观优化等专项活动,先后建成了“慈孝林”“梅林”“棕秀园”和“母子园”等景观,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校园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义务劳动的持续开展,一方面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发扬了师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发了师生的主人翁和爱校荣校意识,提了师生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杏林学院师生员工代表参加活动。(陈霄/文陈龙/摄)杏林学院开展“以劳树德,以劳育美”主题活动。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