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2
    2020-10
    9月24日—2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海南省卫生健康委指导,我校附属医院与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健康中国创新传播大会暨第七届中国医疗品牌建设大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副局长候云灏,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人事司副司长杨建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周长强,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新闻发布专家董关鹏,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建出席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高建林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高建林在致辞中表示, 2016年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在我校附属医院成立,2019年联盟转型升级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在我校附属医院,我校附属医院成为全国健康传播者的共同的家园。他说,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工作
    2020-10-02
  • 02
    2020-10
    9月30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一行赴艺术学院和体育科学学院进行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察相关准备情况调研。在艺术学院,顾菊平总结了当前师范专业认证的总体态势,强调现场考察对整个认证工作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美术(师范)专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可预见的困难与挑战。她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凝心聚力、高度重视,着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力冲刺的积极氛围;二是要查漏补缺、扎实落实,着力把好思想关、教学关、材料关等重要环节;三是要未雨绸缪、高屋建瓴,着力展现我校教师教育、师范人才培养的良好成果。她希望艺术学院全体师生能够抓住机遇,争取圆满完成认证工作。调研期间,她还实地走访现场考察中涉及的相关教学实践场所,并亲切慰问美术(师范)专业认证筹备组的师生。在体育科学学院,顾菊平听取了学院认证工作方面的总体情况,充分肯定了学院前期所做的工作。顾菊平要求学院充分认识到本次专业认证的意义,认真开展宣讲工作,在做好学院自身认证工作的同时,做好实习实践基地校的指导工作。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此次认证。教务处、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学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筹备组成员
    2020-10-02
  • 01
    2020-10
    近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公布了“2020年度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结果。经自主申报、县区初审、市级复审推荐、省级评审、结果公示等环节,我校交通与土木学院《“校食捷”引领5G智慧校园》和《面向北美市场的定制化家纺跨境电子商务》,公共卫生学院《从我,到我们—二孩家庭幸福成长计划》以及外国语学院《南通大学祈通国际教育服务》等4个项目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每个项目将获10万元创业资金扶持。据悉,为鼓励、引导和扶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江苏省人社厅每年遴选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好的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每年进行项目遴选,已连续多年指导学生成功获得省级创业经费支持,推动项目进一步成长发展。(姚蓓 蔡夏欣)
    2020-10-01
  • 01
    2020-10
    9月30日,机械工程学院举行研究所授牌仪式,校长施卫东为“流体机械及海工装备研究所”等9个院级研究所授牌,并为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颁发聘书。施卫东指出,随着大学竞争日趋激烈,省内外高校都将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学的竞争实际是学科的竞争,而学科团队又是学科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学院研究所的成立将对助推团队方向凝练、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发展、推进学术交流、产出标志性成果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研究所的发展,他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注重学科内涵建设,打造机械工程学科新高地;二是要适应团队成员的发展需求,优化梯队,培养年轻骨干;三是要持续发展,规划运行计划,明确责任义务,合理使用经费;四是要重视团队整体业绩考核机制,鼓励合作共赢;五是要坚持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学科发展;六是要发挥优势学科平台作用,合理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成果产出。他希望团队成员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迎难而上,奋勇拼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恒教授作为研究所负责人代表发言。他表示,研究所将珍惜学院提供的宝贵平台,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成效,让团队的成长每一小步汇成学院发展的一大步,为学院优势特色发展提升学科增
    2020-10-01
  • 01
    2020-10
    9月28日下午,2020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油画与材料技法培养”在艺术学院开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在开班前看望慰问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位青年油画家。蒋乃华指出,江苏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油画与材料技法培养”的实施是南通大学发现培养油画人才、传播油画艺术的重要探索与举措。他希望该项目的实施能够成为地方艺术人才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重要渠道,希望艺术学院能够投入最精良的师资、最完善的课程、最优质的服务,为江苏青年油画家的成长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主持开班仪式,他希望通过本次项目为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提供提升自生素质、加强艺术交流的平台,艺术学院也将着力做好专业指导与艺术服务,为创作出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油画作品而共同努力。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油画家李晓刚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并向全体学员传授自己多年的艺术创作经验。他希望大家珍惜机遇、善用资源、潜心创作,做一名有所作为的青年油画家。泰州学院张俊奎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他们将以南通大学搭建的新平台为新
    2020-10-01
  • 01
    2020-10
    9月30日上午,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与我校联合主办的“理论名嘴”与高校师生对话——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讲“七进”活动启动仪式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仪式上,聘请理论宣讲专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巡视员黄正平,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活动并讲话。为深化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筑牢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根据省、市委要求部署,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七进”行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采取兼职的办法遴选相关单位的骨干支援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在启动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聘请刘万春、姚呈明、徐 进、曹荣琪、朱晖等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和党政领导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黄正平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并对理论武装研究与实践提出要求。侯文华对“理论名嘴”受聘学院客座教授表示祝贺,对南通市委宣传部对南通大
    2020-10-01
  • 01
    2020-10
    9月30日上午,我校召开考研工作专题推进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侯文华指出,考研升学率是检验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与考研工作,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的工作理念,按照“以管理促学风,以竞赛激学风,以典型引学风,以考研带学风”的学风建设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考研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真抓实干,引导学生牢牢扭住学习主业,扎扎实实推进学风建设,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考研升学率。侯文华围绕学生考研升学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学生工作核心指标,对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疫情防控不麻痹;二是任务落实不折扣;三是问题处置不推诿;四是工作学习不懈怠。会上,外国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分别作考研工作经验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围绕考研工作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雪松主持会议,并全面分析了近年来各学院考研升学工作和就业质量提升工作有关情况,就下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团委书记朱城围绕学生会干部选拔、学生社团管理、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说明。学工部副部长傅强、金翼分
    2020-10-01
  • 30
    2020-09
    9月29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布,我校成果取得重要突出,获奖等次及数量再创新高。吉明明研究员的成果《学院治理:结构·权力·文化》荣获特等奖,吴东照助理研究员的成果荣获一等奖,章国安教授等老师的5项成果荣获二等奖。本次评选工作共收到申报论文、著作等共465项,经分组初评、评审会终评,共评选出特等奖7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56项,合计奖项186项。(徐振华)我校喜获省高教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
    2020-09-30
  • 30
    2020-09
    近日,我校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科学学院王灿明教授撰写的论文《情境:意涵、特征与建构——李吉林的情境观探析》在教育学顶级期刊《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上发表。这是我国情境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校情境教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情境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基于长期的教育实验,并吸纳古典文论“意境说”的理论滋养而创建的蕴含民族文化意蕴的一种教育理论与操作体系,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情境是情境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情境教育的理论内核。王灿明教授在论文中深刻阐发了情境的具体内涵, 全面揭示了情境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情境建构的主要原则,系统诠释了李吉林的情境观。该文无论对于推动“后李吉林时代”的情境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于建立情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研究》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其CSSCI影响因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科转载量和综合转载指数、CNKI期刊影响力指数等指标居全国教育类期刊第一。(陆平)教育科学学院王灿明教授在《教育研究》发表情境教育研究重要成果。
    2020-09-30
  • 30
    2020-09
    9月26-27日,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外国文学学术创新论坛在苏州大学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研19级赵冰扬同学的论文《论肯特·哈鲁夫晚风如诉中的老年危机》荣获二等奖,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曹逸颖、桂晓梦、李晓、明倩倩、马心如、王思瑶、温晶晶、谢小洁、周雯、张杰的论文获三等奖。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和1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为学院研究生与兄弟高校外语院系研究生提供了校际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结交学术友谊、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明倩倩)外国语学院学子在省研究生外国文学学术创新论坛获佳绩。
    2020-09-30
  • 30
    2020-09
    9月26日—27日,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场教学展示活动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蒋彧荣获一等奖。本次比赛由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内的25位教师参加决赛。决赛现场采取随机抽题的形式,要求选手具有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应变能力。比赛中,蒋彧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价值”,思路清晰,激情饱满,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充分展示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为契机,充分发动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各项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以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培育思政课精品课程方面再上新台阶。(赵林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蒋彧(左三)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现场教学展示活动决赛一等奖。
    2020-09-30
  • 30
    2020-09
    9月29日上午,我校召开国际学生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蒋乃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蒋乃华结合我校实际对各学院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国际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让国际学生的培养工作成为常态的重要工作;二是各学院要努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特色专业,特别是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品牌特色课程,培养国际学生有助于促进我校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合作科研等方面的建设;三是各学院要通过国际教育提高师生的国际视野,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我校国际化教育工作。他希望各学院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提高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俐详细介绍了我校国际学生的总体情况、2020级新生课程设置、办学收入分成和教育培养质量等。她表示,国际教育学院将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为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和江苏省本科高校对外开放综合评价做好准备工作。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洪鸿主持,相关培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国际教育学院全体人员参加会议。(陈君君)我校召开国际学生教学工作会议。
    2020-09-30
  • 30
    2020-09
    9月29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调研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蒋乃华充分肯定了外国语学院在科研方面的组织化工作和相关举措。他表示,目前学院科研氛围浓厚,科研工作处于上升期,势头良好。他对学院科研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增强科研信心;二要重点抓好高水平人才引进工作,培育好科学研究带头人,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三要进一步做实做细人文社科项目申报工作,提升申报书质量;四要强化教师责任担当,进一步凝练申报项目选题,教师个人与学院同向发力,营造更加融洽的科研生态,争取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学院副院长佘军汇报了学院年度科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省部级及以上在研项目研究进展、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机构运行、近五年引进的青年教师培养以及科研工作措施等情况。人文社科处、外国语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岳秀岩)副校长蒋乃华调研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
    2020-09-30
  • 30
    2020-09
    9月29日下午,后勤党委开展专题党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作题为《勇挑后勤人使命担当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专题报告。吉明明从“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如何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后勤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表示了肯定,并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后勤系统全体党员要深化理论武装,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善于守正创新,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后勤党委书记魏伟主持党课,他强调,高校后勤系统发挥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与广大师生接触密切,并对部门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自觉,清醒认识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二要增强政治敏感性,保持高度警惕,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三要持续完善制度,坚持正面引导,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后勤系统全体党员参加学习。(苏晶晶)后勤党委开展专题党课。
    2020-09-30
  • 30
    2020-09
    9月29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率队赴同济大学医学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我校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出席签约仪式。我校杰出校友、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章小清主持交流会。陈义汉院士对杨宇民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深情回顾了自己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感恩母校严谨求实、勤奋刻苦的学风和爱国奉献、永攀高峰的通医精神。他表示,签约仪式是两院合作的新起点,双方可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院管理与建设等方面开展多领域、高层次交流协作,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杨宇民代表学校对陈义汉院士长期以来对母校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同济大学是我国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是贯彻落实《南通大学深度接轨上海高校推进院际全面合作工作办法》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学习借鉴同济大学内涵建设和治学理院的先进经验,希望双方以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院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会上,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院管理与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