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会志FASEB J杂志发表了我校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于彬团队关于环状RNA调控神经再生的文章,这是该团队继非编码小RNA、长链非编码RNA之后,在神经再生领域取得的又一研究成果,这一发现从新的表观遗传学角度拓展了人们对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理解。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和生产事故等意外创伤导致的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逐年增加,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也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节节攀升,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健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非编码RNA介导的新型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应用基础研究,正是当今世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最新研究趋势。对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的研究,于彬与他所在的实验团队,一直走在国际最前沿。1999年,于彬本科毕业后任教于原南通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教学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站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把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带给学生,他毅然辞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围绕疾病功能基因组开展研究。2009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南通,加入著名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顾晓松院士团队,围绕神经
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