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7
    2019-05
    5月25—26日,2019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在我校开考,100个考场近3000名考生参考。副校长顾菊平对考试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南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考试过程。考前,顾菊平要求,我校相关部门要准备周全,积极配合南通市人社局做好考试筹备工作,监考人员和工作人员要严守考风考纪,要为广大考生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根据南通市人社局的部署安排,教务处联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保障部、保卫处等部门多次协调,落实考务及监考人员培训、考场监控、考场环境、校园交通、后勤保障等具体工作。考试当天,考试组织井井有条,考场区域秩序井然,考试工作进行顺利。(杨晔珺)2019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在我校开考。
    2019-05-27
  • 27
    2019-05
    5月27日,我校召开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复赛集训工作协调会。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会上,顾菊平对省赛复赛集训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相关部门和学院高度重视,共同发力做好集训工作安排,为项目做好保障;二是以项目集训为契机,培养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各学院要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努力把新创业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要建立大赛项目培育的长效机制,各学院要提前谋划,做好参赛项目的挖掘、遴选、培育等工作。顾菊平要求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力争参赛成绩取得新突破。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次校赛选拔情况、省赛的基本情况和赛程安排,并对近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入围省复赛项目的集训和辅导工作安排作了详细部署。各入围省赛复赛的项目所在学院分管领导,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李耀富)我校召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复赛集训工作协调会。
    2019-05-27
  • 27
    2019-05
    5月25-26日,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胶质细胞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胶质细胞功能与疾病”前沿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杨宇民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复旦大学杨雄里院士,浙江大学段树民院士分别发来贺信。杨宇民对与会者莅临南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专家对南通大学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神经科学的发展和前景予以美好祝愿,同时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历史和概况。加拿大科学院王玉田院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张遐教授作大会报告。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周嘉伟研究员、复旦大学张玉秋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肖岚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袁增强研究员、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施炜教授、南通大学特种医学研究院高永静教授、南通大学医学院陈罡教授等围绕小胶质细胞与疾病、星形胶质细胞与疾病、胶质瘤治疗与胶质细胞成像、少突胶质细胞与疾病、胶质细胞-神经元相互作用与疾病五部分做了25场精彩的主题报告。演讲嘉宾与参会人员就神经胶质细胞功能与疾病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大会共有来自60所高校190余人参加,是神经胶质细胞分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献上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促进了参会人员的互相了解、
    2019-05-27
  • 26
    2019-05
    5月26日上午,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江苏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乔旭为组长的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考察组来校调研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政策落地实施情况。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南通市政协副主席陈宋义等陪同考察。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接待了来宾。施卫东代表学校欢迎考察组一行来校调研,感谢全国政协对我校发展的关心支持,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8050计划”目标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宏伟蓝图。他着重从以减少审批、简化流程为目标,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校外引进和校内培养并重三个方面汇报了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相关文件精神,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相关举措,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施卫东表示,南通大学将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实施“8050计划”,全面提升办学内涵,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
    2019-05-26
  • 26
    2019-05
    5月26日,第十六届“瑞华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在南京农业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共有4件作品荣获特等奖,1项作品荣获一等奖,在省赛特等奖获奖数量上实现新突破。我校获优秀组织奖。赛前,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看望了参赛师生,并就项目如何进行终审答辩进行了现场指导。外国语学院《印度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情感变化及原因对策分析》(指导老师:王雪玉、刘道影,学生:张明慧、游方晓、杨美、王鼎鹿、钱琳霞、葛志安、孙智琪、陈天翼、陈青、陈灼)、电气工程学院《船用复杂结构件智能焊接系统》(指导老师:华亮、商亮亮、罗来武,学生:赵佳皓、黄弈晟、吴劲松、朱俊国、卢聂诚、李凯凯、田肖杰、裴彬辉、袁畅、于文渊)、纺织服装学院《非遗舞蹈中服饰道具的传承与可持续研究——以江苏南通等地的调研为例》(指导老师:李晓燕、徐勋倩、吴元新,学生:纺织服装学院徐菁、卞永洁、张天昊、刘佳丹、胡晓雪、金鑫鹏、龚洪燕和文学院董博文、林琳、刘昱辉)、医学院《免疫检查点PD-1/PD-L1(PD-L2)的调控机制研究》(指导老师:范义辉、吴辉群、宋建,学生:吴英成、吴凡、陶宝锐)
    2019-05-26
  • 26
    2019-05
    5月25日,“诗韵流芳”范伯子诗词作品专场音乐会在我校钟秀校区主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南通市文联副主席郭华,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淮,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延申教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出席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室内合唱团与我校艺术学院联袂演出。艺术学院李纯、洪宜德、薛英华等艺术家纷纷登台献艺,通过现代音乐与古诗文的碰撞、现代舞台与诗文讲述的交融,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范伯子、姚蕴素的十二首诗词作品《京口吟诗》《紫琅畅游》《清溪放舟》等,再现了江海文化的经典符号,书写了江海文化的经典内涵。现场演唱了《南通大学校歌》,既表达了对校庆的美好祝福,也蕴涵了我校助力江海文化振兴的美好愿景。音乐会上还呈现了著名艺术家范扬、刘谦,现场嘉宾刘延淮、刘延申、刘延宁等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他们纷纷以此向音乐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对艺术学院的发展表达祝福。本次音乐会由北京大学会议中心主办,我校艺术学院、南通沈寿艺术馆承办,我校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协办,是继4月28
    2019-05-26
  • 25
    2019-05
    5月25日,我校纺织工程89届近50位校友重返校园,追忆往昔,并向母校捐赠两颗玉兰树。副校长董正超参加捐赠仪式,并向校友代表、南通大学徐州校友会副会长、徐州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广振颁发捐赠证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张瑜对校友们返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校友们对母校的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学校“8050计划”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全体通大人团结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校友们的支持与帮助。他希望校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与母校共同发展,共创辉煌。原南通纺织工学院学生会主席、泰州赛鸥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涌代表校友发言。他表示,毕业三十年来,校友们始终心系母校,为母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骄傲与自豪,校友们共同捐赠的树木将代表他们伴随母校的发展,见证母校的变迁。仪式后,校友们参观了校史馆、范曾艺术馆,举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唐虹主持捐赠仪式。教务处、社会资源处、纺织服装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专家教授参加了活动。(黄圳张瑶)纺织工程89届校友举行毕业三十周年返校活动。
    2019-05-25
  • 25
    2019-0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5月24日,我校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出席活动并讲话。南通地区11位中学负责人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明华主持会议。吉明明代表学校致辞,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基本情况以及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宏伟蓝图,重点介绍了我校思政课建设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吉明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他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分享思政课建设的优秀做法和优质资源,协同推进一体化建设,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与会专家围绕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方案进行了研讨。南通中学党委书记陈文辉提出,要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间交流实践的制度化建设,形成行之有效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南通经验;南通大学
    2019-05-25
  • 25
    2019-05
    5月24-25日,校党委书记浦玉忠率队参加海安市第六届“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各专家团队分赴各成果发布会现场以及各乡镇分会场,与企业家们交流洽谈,多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是海安市一年一度的科技人才盛会,现已成功举办六届,有力地推动了一大批科技资源加速向海安集聚。本次活动表彰了2018年度海安市“突出创新企业”和第一届“海陵杰出英才”,举办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纺织丝绸等多场科技成果发布会及校企对接活动。2007年,我校与海安市就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去年,校地双方又共同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十余年来,双方围绕海安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开展对接合作,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员挂职、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党委办公室、研究生院、服务地方工作处、化学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药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专家教授参加了活动。(陈聪)浦玉忠率队参加“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
    2019-05-25
  • 25
    2019-05
    5月25日上午,“与时偕行”2019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博士作品邀请展在我校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副主任王雪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金成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院校的参展博士16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副主任王雪峰致辞。他高度赞赏了艺术学院与时俱进、纵观全国的艺术视野与发展眼光,高度评价了参展博士们诠释艺术、创新艺术的艺术水准与艺术精神。他指出,艺术学院举办此次邀请展契合了当下艺术发展的趋势,对学院办学思路的凝练、办学成果的展示具有积极的意义,参展博士们的作品既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气场,也展示了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既是中国艺术知行合一的良好典范,也是中国艺术道德传承的中坚力量。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毅致辞。他指出,艺术学院近年来创造了有目共睹的艺术成绩,积累了鲜明丰硕的办学成果,本次博士作品邀请展既是众多博士交流艺术、探讨艺术的坚实桥梁,也是我校广泛邀约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高度诚意,更是艺术学院积极传递最前沿艺术信息的主动践行。中国人民大学荀武作为参展博士代表发言
    2019-05-25
  • 25
    2019-05
    5月25日,我校开展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第二次校内验收答辩,对临床医学、小学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五个省级品牌专业开展期末预验收工作。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五个省级品牌专业负责人按照省教育厅最新汇报要求,结合第一次校内预验收专家组所提意见和建议,全面汇报了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资金投入绩效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与会专家在肯定项目建设成绩的同时,从材料呈现方式方法、标志性成果梳理凝练、专业标杆作用显现及经费使用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顾菊平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表示感谢,肯定了各品牌专业在第一次答辩后取得的显著成效。她指出,品牌专业是江苏省对接教育部“双万计划”实施的重大工程,一期工程项目验收结果将对专业能否进入“双万计划”产生直接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她要求,各项目要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精准对标,强化特色,争取优异成绩;要特别注重专业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以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教务处处长丁锦宏主持会议,教务处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会议。(陈克江)我校开展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第二次校内验收答辩。
    2019-05-25
  • 24
    2019-05
    近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综合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联盟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的“运星杯”第四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在重庆落下帷幕。在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王晗、施佺老师的指导,陆心竹、张慧子、刘佳丽等五位同学完成的作品“基于手势识别的航空多媒体娱乐控制系统”跻身全国终审决赛。参赛学生充分备战、积极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决赛中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在众多重点大学参赛的作品中崭露头角,喜获大赛三等奖。这是我校首次在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中首次获奖。本次大赛以“感知·互联·体验”为主题,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加强高校间大学生文化交流,展示学生对智能交通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关注理解和探索。大赛自2018年11月启动,历时7个月,共收到67所高校提交的166件作品。经过专家组匿名通讯评审,最终确定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54所高校的79件作品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21名,三等奖35名。(孙晓敏陆心竹)获奖学生。
    2019-05-24
  • 24
    2019-05
    5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邢定钰教授莅临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工作。会前,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会见了邢定钰院士。校长施卫东主持学科建设研讨会并讲话。副校长董正超出席会议。邢定钰院士认真听取了机械工程、系统科学和临床医学三个学科的情况汇报,为拟申博学科“问诊把脉”。他建议:一要凝练学科方向,凸显特色和优势;二要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三要加强学科对外交流,扩大影响力;四要整合学科资源,实现学科梯次发展。会上,邢院士还就学科发展相关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和答疑。施卫东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与近年来的学科建设情况,代表学校对邢定钰院士的点评和建议表示感谢,认为邢定钰对我校学科的“把脉”精准到位。施卫东对各学科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拟申博学科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材料,要突出重点;二是学科建设要凝练特色、彰显优势,要凸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蓝图;三是学科发展关键要靠硬实力,要注重顶层设计,强优势、补短板,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四是狠抓落实,攻坚克难,谋大局,破瓶颈,全校上下联动,力争早日实现“8050计划”。学院分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学科骨干以及相关职能部门
    2019-05-24
  • 24
    2019-05
    根据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关于对南通大学、常州大学面向港澳台招收本科学生备案的复函》(教港澳台办[2019]259号)文件,近日,我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的资格。根据文件,从2020年起,我校可通过教育部举办的“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考试”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本科生,及通过台湾“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等统一考试成绩招收台湾本科生。此次招生资格的获批,对丰富我校招生类型,扩大生源范围,拓展办学空间,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招收港澳台青年来大陆学习,是加强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对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也具有重要意义。(王杨)我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
    2019-05-24
  • 24
    2019-05
    为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月24日,我校成立“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校长施卫东出席仪式并讲话。副校长杨宇民主持大会。施卫东充分肯定了“安防中心”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他指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8050计划”和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中心作为特色之一,肩负着更新更高的使命。施卫东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积极谋划、潜心研究、精心提炼,进一步聚焦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攻坚,推动“安防中心”战略性、长远性发展;二是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三是不断完善机制、加强外联、深化协作、协同决策,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与地方共谋发展,与企业的相互渗透融合,争取政府和企业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现有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方式,洞悉国际科技前沿,打造新的合作平台。会上,“安防中心”主任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