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2
    2021-03
    3月1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点亮”交通安全生命线》为题,报道我校全国政协委员、校长施卫东的履职尽责情况。据报道,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施卫东委员提出了《关于在学校门口过街通道铺设智能发光斑马线以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的提案》,聚焦“校门口的安全”。提案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家长、学校、交通部门的广泛关注。目前,这种“智能发光斑马线”已铺设在重庆、武汉、南通等地学校门口过街通道上,规范了路口的交通秩序,避免斑马线周边发生交通事故,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文明意识。“学习强国”平台、《新华日报》、交汇点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3/01/nw.D110000gmrb_20210301_5-03.htm“学习强国”平台: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27386308524626985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feedst
    2021-03-02
  • 28
    2021-02
    2月24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我校申报的“组织工程技术产品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被正式批准立项建设,成为我国唯一获批建设的组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据报道,该重点实验室围绕组织工程神经的构建及应用、组织工程神经评价及检测标准体系的研究、组织工程神经的临床规范研究等方向展开研究。该实验室的获批建设,将加强我校在组织工程技术产品研究与评价领域的研究特色,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我国组织工程产业的发展。新华网、交汇点、南通发布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102/24/node_12.html#content_890885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21-02/23/c_1127127902.htm?channel=weixin交汇点: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SZDNLmqCTX3CVsPO/1南通发布:http://www.ntfabu
    2021-02-28
  • 16
    2021-02
    2月15日晚,江苏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邀请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做客《评新而论》节目,再话长江大保护。成长春在节目中讲述了南通沿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蝶变的故事;介绍了江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江苏行动”,从树立低碳意识,倡导绿色化的生活方式;把生态环境的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两方面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成长春呼吁更多的观众理解长江大保护,更多的朋友参与到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来,建设美丽江苏、共创幸福家园。《评新而论》栏目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打造的一档日播新闻脱口秀节目,栏目以“谁说新闻只有一种说法”为宗旨,重点关注当下发生的、关注度高、争议大、具有突出典型意义的热点新闻。(瞿锦秀)相关链接:http://v.jstv.com/wap/a/20210215/1613392453181.shtml?jsbcApp=1
    2021-02-16
  • 13
    2021-02
    2月7日晚,我校艺术学院教师翟天麟带领视觉传达设计201班学生梁承丞、视觉传达设计202班学生郭哲皙、环境设计191班学生杨怡文在吉林卫视《高手在民间》新春特别节目上进行撕纸艺术展示,以此向全国观众送上新年祝福。撕纸画是通过手撕、折叠、粘贴而形成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种,是由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派生出来的,它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节目中,翟天麟就撕纸艺术的传承现状、技艺特点、技法难度、高校培育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介绍。她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样需要追梦跨越、创新发展,希望将更多具有时代特性、现实意义的题材融入作品中,帮助学生发现艺术之美,打开艺术之门。在节目现场,通大师生带来了“红色文化”、风景等主题系列撕纸作品进行展示,并逐一介绍创作感想,撕出“福”字、“新春快乐”等创意作品作为“春节小礼物”。与嘉宾们互动体验环节,通大师生还撕出“小牛”作品,一起祝福牛年的到来。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艺术学院还将举办主题系列活动,共同重温“党史”,希望用一双手、一张纸为“党”献上最美的生日礼物,用传统艺术形式与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让新时代青年共同感受
    2021-02-13
  • 13
    2021-01
    1月12日刊发的《新华日报》在智库版整版报道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组织召开的“同饮一江水 共护长江美——智库专家共话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五周年”研讨会上专家的主要观点。“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了转载。1月5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五周年之际,会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秦尊文、南京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吴福象、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文传浩、河海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田贵良分别发表主旨演讲。相关链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101/12/node_15.html#content_877008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860339167668143840item_id=886033916766814384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
    2021-01-13
  • 03
    2021-01
    12月31日,新华社以《南通大学:校地合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题,报道我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行动。据报道,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我校启动“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组织专家教授,科技骨干驻扎企业一线。2020年面临疫情大考,我校聚焦前端专利管理和后端成果转化相衔接,累计服务企业168家,有效解决企业需求200余项,让前沿科技满足市场需求,打通产学研融合“最后一公里”。(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659267?channel=weixin
    2021-01-03
  • 02
    2021-01
    12月31日出版的《科技日报》以《姜保春:寻找人体慢性疼痛的“开关”》为题,报道我校特种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姜保春。文章“从明知是‘硬骨头’也要啃”“为治疗疼痛提供新思路”两方面介绍了姜保春对于慢性疼痛的研究经历。经过大量基础研究,姜保春发现外周神经损伤会导致胶质细胞激活引起的中枢敏化会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与企业合作自行设计、制作抗体,姜保春带领团队最终顺利完成实验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前不久,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疼痛(Pain)》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为镇痛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姜保春表示,这只是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今后将带领团队成员继续努力,早日搞清楚慢性疼痛病的发病机制。(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12/31/content_460370.htm?div=-1
    2021-01-02
  • 01
    2021-01
    12月30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在03版以《南通大学一青年学习社获评江苏省级青年学习社》为题,聚焦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健康青年学习社”。报道中介绍了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健康青年学习社”相关情况。学习社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珍惜荣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五化”并举,紧扣“五有”标准,围绕“筑梦新时代,守护大健康”主题,引领广大青年结合专业所学,树立远大理想,贡献青春力量。(卢玉军)相关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0-12/30/nw.D110000zgqnb_20201230_10-03.htm
    2021-01-01
  • 31
    2020-12
    12月29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以《谨遵教诲 厚植爱国情怀 不负韶华 勇担时代大任》为题,报道我校弘扬张謇精神的实践与探索。据报道,今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并对“张謇精神”做出高度评价。总书记的指示让全体通大人备受鼓舞,也为新时代我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我校突破传统学科专业框架,整合优质资源,成立“张謇学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我校今年还开展了“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组织百名专家走进企业,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按下科技“快进键”。(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12/29/node_6.htm
    2020-12-31
  • 30
    2020-12
    12月2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刊登我校党委书记浦玉忠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三全育人”的通大探索》的署名文章。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德育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践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管理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服务跟进”五个方面介绍我校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模式。近年来,我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和“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围绕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8050”奋斗目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通过“三全育人”与“跟进式”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我校全面实践“跟进式教育”理念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2/29/node_16.html#content_872145
    2020-12-30
  • 29
    2020-12
    12月2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凝心聚智,为全流域治理开“良方”》为题,报道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文章指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的落实供“钥匙”,为全流域治理开“良方”,在聚智辅政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用扎实而卓有成效的探索给出了响亮回答。近年来,研究院积极构建‘六位一体’智库发展模式,推进智库与中央媒体、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门、沿江科研机构、国外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协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研究院连续3年在江苏省培育智库年度综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20年成功跨入省重点高端智库行列,进入智库“江苏省第一方阵”。(冯俊)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2/27/nbs.D110000gmrb_03.htm
    2020-12-29
  • 24
    2020-12
    12月22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以《只有了解,才会热爱》为题,专访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张伟。文章从“打破‘只知运用却不知其来源”“一毫克变化也有无限可能”“教学阵地不止三尺讲台”三方面讲述张伟的教学故事。张伟始终将继承传统与专业创新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培养“工匠型”人才,助力非织造产业的发展。在刚结束的全国高等学校非织造材料与应用创新创意论文大赛上,由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再次斩获大赛特等奖。相关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2/359635.shtm
    2020-12-24
  • 22
    2020-12
    12月19日,新华社以《莫问谁 高原上的青春接力|小康路上 无问西东》为题,报道我校第22届“莫文隋”支教团在青海省贵德县的支教情况。今年7月23日,我校“莫文隋”研支团收到了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给第21届“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的回信,我校“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远赴青海接力支教的事迹受到了广泛关注。12月19日,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走进青海贵德,报道我校研支团团员们用青春接力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弘扬莫文隋精神,为教育扶贫事业作贡献。新华社予以转载,荔枝网、江苏新闻微博客户端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新华社: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625313?channel=weixin江苏卫视:http://v.jstv.com/wap/a/20201219/1608376337248.shtml?jsbcApp=1荔枝网:http://news.jstv.com/a/20201218/1608345616786.shtml江苏新闻微博客户端:https://m.weibo.cn/status/J
    2020-12-22
  • 18
    2020-12
    12月17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以《南通大学“智慧校园”助力打造现代大学治理“新生态”》为题,关注我校智慧校园建设。文章从“一卡通管理助推校园信息化建设”“一站式服务打通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一体化网络打造全新智慧课堂”三方面介绍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近年来,我校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引入前沿技术,构建了高速稳定的一体化网络环境与便捷智能的多元化信息应用,建设“智慧校园”2.0新生态。(校报学生记者 王田宇)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2/17/node_12.html#content_866442
    2020-12-18
  • 18
    2020-12
    12月14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智库版刊发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领衔的团队撰写的研究报告《“铁腕治江”铸合力 守护长江美丽岸线——长江经济带岸线治理研究报告》。长江岸线资源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统筹谋划长江经济带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全流域国土空间管控的重点所在。美丽长江,需要全方位生态保护。其中,岸线治理是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如何最大限度保护长江岸线资源不受破坏,科学合理发挥岸线资源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成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年来长江岸线治理的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当前岸线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推进长江大保护;以规划引领优化岸线利用,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空间价值提升,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四点建议。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推进长江岸线治理和生态修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12月14日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召开座谈会精神学习交流会,邀请多位专家学者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