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31
    2020-12
    12月30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召开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宋超、王菁被聘为第三届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他们将和其他15名学者、律师、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起承担当好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依法行政的助推器、沟通百姓的连心桥以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辅导员的责任,为法治南通高质量建设作出贡献。会上,宋超代表新一届南通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做表态发言,分别从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坚持胸怀大局,多建善言诤言;主动发挥作用,凝聚顾问合力;坚守职业操守,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反映民意,做好桥梁沟通等五个方面进行发言。(王菁)宋超、王菁受聘担任南通市人民政府新一届法律顾问。
    2020-12-31
  • 30
    2020-12
    12月28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发布“关于表彰‘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疫情防控物业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后勤保障部被授予“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疫情防控物业服务先进单位”的称号。江苏共3家单位获此殊荣。防疫工作中,后勤保障部第一时间应急启动,响应迅速,快速拟定、落实各类疫情防控预案方案及具体措施,全员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学校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物业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创新思路,攻坚克难,严格执行公共区域消杀制度,对学生公寓楼7000余间学生宿舍进行地毯式全面消杀。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多形式进行防疫知识宣教,严格进出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精准地为每位学生提供暖心服务与防疫指导,有力保障了4月复学和9月开学工作,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典型经验,深受师生家长好评。中国高校后勤唯一官方期刊《教育后勤参考》(2020年第3期)以《南通大学防疫战中的“后勤温度”》为题,对南通大学后勤保障部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题报导,“中国校园物业管理”微信公众号于3月27日、4月2日分别发表了《筑牢“防疫墙” 静待学子归》《南通大学后勤保障
    2020-12-30
  • 30
    2020-12
    12月29日下午,我校举行刘士林、季桂保特聘教授聘任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士林,上海一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特聘研究员季桂保受聘担任我校特聘教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为刘士林、季桂保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出席活动。浦玉忠代表学校对两位专家加盟我校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以及近期取得的发展成果。他希望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组建完备的学术团队,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南通大学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做出积极贡献。刘士林、季桂保对加盟我校表示荣幸,并高度评价了我校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他们指出,张謇不仅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实业家之一,还是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和治理最伟大的先行者。他们希望南通大学深入研究和总结张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为南通建立人文城市做出标杆,为人文城市规划建设做出贡献。聘任仪式后,刘士林、季桂保分别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南通:近代中国人文城市的杰出典范》和《张謇与申报》的学术报告。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文社科处、经济与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上
    2020-12-30
  • 30
    2020-12
    12月29日下午,我校召开智能治理一体化平台项目实施启动会。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出席会议。姜佩剑对项目实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紧盯“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标准,将智能治理一体化平台项目建设为亮点工程、精品工程,真正做到校园管理的可视、可管、可控;二是建立顺畅的推进机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协调沟通解决难题,有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在现场施工、设备供货及系统部署等方面制定时间表和责任人,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会上,信息化中心相关负责人汇报了项目基本情况,江苏华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承建单位汇报了项目施工准备和实施计划。与会人员围绕项目相关实施工作进行了讨论。智能治理一体化平台是学校智慧校园的重点项目,包括智能治理一体化平台和基础环境建设两部分。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智慧校园的运维效率及运维水平,通过整合校园各类智慧管理子系统,形成智慧校园监控、预警、诊断、分析及应用服务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打造不同维度的管理视角,并最终实现统一运维。信息化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处、保卫处、后勤保障部、图书馆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付珍珍
    2020-12-30
  • 29
    2020-12
    近日,纺织服装学院青年教师麻伍军博士与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清华大学张跃刚教授合作在多孔石墨烯纤维规模化制备方面取得新突破,其成果以《微凝胶法规模化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纤维用于高性能柔性超级电容器》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正式发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0, 8, 25355.),麻伍军博士为第一作者,南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以氮、硫共掺杂氧化石墨烯为纺丝液制备了高导电、高比表面积三维多孔石墨烯纤维,以该纤维为柔性电极构建的纤维状固态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1 A cm-3时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达59.9 F cm-3 和8.3 mW h cm-3,并且具有好的循环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该成果为规模化制备杂原子掺杂多孔石墨烯纤维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得到了学校科研启动金项目资助。《材料化学杂志A》是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Top期刊,主要发表能源及可持续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SCI分区为一区,2019年JCR影响因子为11.301。(徐健红)论文链接:http://dx.doi.org/
    2020-12-29
  • 29
    2020-12
    近日,江苏省高校后勤协会学生公寓管理与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我校凭借在学生公寓与物业管理建设方面的成效,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学生公寓与物业管理品牌特色项目先进单位”。江苏省共有10家单位获此奖项。近年来,后勤保障部秉承“三服务、三育人”宗旨,组织广大物业员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在公寓管理队伍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以“六T”实务管理为“主体”,生活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为“两翼”的立体式、多维度的“一体两翼”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不断满足学生美好校园的需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实践育人、情感育人、服务育人的成效。(赵小清)我校荣获“江苏省高校学生公寓与物业管理品牌特色项目先进单位”。
    2020-12-29
  • 28
    2020-12
    12月28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主持学习并讲话。全体在通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浦玉忠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加强“四史”学习,是因为“四史”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四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形成的的优良传统、所带来的精神激励,是当代共产党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深入学习“四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就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浦玉忠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四史”,要重点突出“英雄”“复兴”“创新”“信念”四个主题,深刻认识新中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汲取奋进力量,践行使命担当。事业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学习“四史”,要鼓起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脚踏实地的底气,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5日-27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在烟台举行。我校选拔的4支学生团队在决赛中喜获佳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赛作品中,李姝璇、薛嫒媛、倪佳、于亚楠同学(指导教师:鞠剑峰)的作品《畜禽安-国内畜禽养殖除尘除臭杀菌消毒解决方案引领者》,夏颖慧、李泽娟、范佳乐、郭鹏辉同学(指导老师:丁丽萍)的作品《农副产品包装的绿色革命-覆膜铁》获创业组项目一等奖;黄陈辉、王双云、史柯同学(指导教师:欧昌进)的作品《改良UASB-旋转光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沼液》获创新组项目二等奖;吴妤婕、王俊跃、杨文轩、蒲俊梅同学(指导教师:秦娟)的作品《绿色多功能陶粒》获创新组项目三等奖。本次竞赛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主办,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层次高、综合性强、影响广泛的竞赛之一,共有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43所高校选拔出179支队伍参加决赛。大赛创新性采用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比赛形式,全程直播,参赛队伍远程线上展示作品并答辩。竞赛以“智慧农业和乡村建设”为主题,设立本科生创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7日下午,我校携手南通市青年民营企业家商会举行服务企业战略发布会。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与南通市副市长赵闻斌共同为“南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通青商会分中心”揭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为青商会会长江卫等6名民营企业家颁发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导师聘书。我校一贯重视与青商会会员企业的合作,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共享、平台共建、公益互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双方将组织成立南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新平台。我校将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创新创业导师”,同时商会将在我校设立“青商育英基金”,用于资助学校品学兼优、立志成才的贫困学生及在产学研合作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老师。浦玉忠代表学校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南通大学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今年学校启动“百名专家服务百企 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浦玉忠表示,南通大学作为“南通人民的大学”,始终秉承先校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扛起使命担当,把对接南通发展作为重要取向,聚焦自身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与地方携手打通合作渠道、贯通合作机制、融通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7日下午,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教保卫学会承办的江苏省第九届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决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我校代表队和杏林学院代表队经过必答、抢答、演讲和风险题四个环节的激烈比拼,分别荣获本科组二等奖。这也是首次我校两支代表队同时进入决赛。本次比赛旨在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比赛从今年10月份开始,历时3个月,参赛对象为全省高校2020年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共150余所学校参加。经过前期预选赛、各分片区初赛、省复赛的激烈竞争,最终分别产生本、专科组各6支队伍参加总决赛。(苏晓香)我校荣获江苏省第九届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6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校友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校友会成立大会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建林出席活动。高建林代表学校对化学化工学院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大会的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办学成果以及“8050计划”,并高度评价了化学化工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他指出,母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母校也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与帮助校友的发展,希望化学化工学院第一届校友会领导机构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运行、高效率工作,不断整合资源,把校友会真正办成校友的精神家园和永恒的心灵港湾。他希望广大校友进一步加强与母校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各届校友的共同努力,为校友发展、母校发展助力添彩。大会选举并通过第一届化学化工学院校友会领导机构。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胡兰萍当选为校友会第一届会长,吴志均、朱瑞华、梅广龙、黄成、薛建明、张耀辉、唐久进、陈飞、高翔、钮卫国、郑中伟、毛晓宇、朱加尖、吴尚志、朱广华、汤艳峰当选为副会长,张爵宁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传、赵建群,张要人、孙丹平、卫尧、彭呈、胡云战、杨凯、陈玥竹当选为副秘书长。学校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泳为当选人员颁发了聘书。胡兰萍作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3日,由国务院参事室指导、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承办的“2020长江论坛”在重庆举行。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教授应邀参会并主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论坛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政府参事同政产学研和智库等各方对话交流,研讨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建设,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成长春对话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娄洪,浙江省政府参事黄小杭,广东省政府参事梁琦和重庆对外经贸集团副总经理周才儿。他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的“五新三主”中的“一主”,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要通过长江上中下游多方力量的有效沟通和有益探索,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协同联动发展,共同推进国际国内大循环畅通发展。论坛期间,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与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签订了网站建设合同。(瞿锦秀)成长春应邀赴渝参加国务院参事室“202
    2020-12-28
  • 28
    2020-12
    12月24日,我校召开2017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春季实习研讨会。南通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晓岗出席会议。杨晓岗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既是脱贫攻坚的任务,也是有效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他对做好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校要加强定向师范生职业情感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重视学生安全、纪律教育;二是各地市县区教育局要尽可能安排优质资源、配备合适师资、名师带教;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全过程关注定向生的实习进程和生活。会上,教务处处长丁锦宏总结了疫情期间2016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实习情况,对疫情期间关心我校定向师范生实习的市教育局、各市县区教育局和实习学校表示感谢,就2017级定向生的实习时间安排、毕业论文等工作提出相关要求。他希望各实习学校与通大共同努力,在培养学生“学会教学、学会做人、学会做教师”上下功夫,为南通地区培养“教的好、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教师。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姜永杰做了2016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实习总结报告,部署了2017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春季实习等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对2016级乡村定向师范生实习期间和走上
    2020-12-28
  • 27
    2020-12
    近日,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式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我校4件作品荣获特等奖、10件作品获一等奖、12件作品获二等奖、10件作品获三等奖,省赛获奖数创历史新高。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南通大学民族乐团获优秀大学生艺术团。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奋斗·创新·奉献”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有177个声乐节目、114个器乐节目、120个舞蹈节目、77个戏剧节目、103个朗诵节目参加艺术表演类比赛;另外还有学生艺术作品类、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等展演项目。参与的高校数、团队数和作品数均为全省历届最多。自展演通知发布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协同推进学校各项参赛准备工作,在政策、经费、场地、设备、人员等方面提供全面全程支持和保障。全体参赛师生克服一切困难,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积极备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陈烨徐雯)获奖作品名单。
    2020-12-27
  • 27
    2020-12
    12月26日,《廉政文化研究》2021年度选题策划和期刊发展专家咨询会在我校召开。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包心鉴,南通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桑建美,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通大学监察专员、《廉政文化研究》主编陆国平等出席会议。桑建美肯定了《廉政文化研究》杂志在廉政研究领域中的探索与进步,期待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刊物发展水平,为新时代的廉政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会上,包心鉴,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景平,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江苏大学杂志社社长崔金贵,江南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玉生,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苏州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吉启卫与会发言。大家就《廉政文化研究》杂志取得的进步、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的廉政建设”“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党内政治文化与生态”等2021年重点选题方向,并就如何给杂志“定性、定位、定档、定格”提出了宝贵建议。陆国平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聚焦政治特性、聚焦办刊质量、聚焦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