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8
    2020-11
    11月24日上午,附属医院召开全国文明单位“五共”专题会议。受院党委书记高建林委托,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卫东主持会议并讲话。马卫东向与会人员通报了附属医院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殊荣的喜讯,并从创建意义、组织领导、基础条件、创建亮点等方面介绍了创建过程。他指出,全国文明单位是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单位的最高荣誉,也是迄今附属医院获得的最高层次集体奖项。马卫东向各单位代表提出了倡导和推广精神文明共建共管共荣共赢共享的“五共”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说,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的获得,是全体附院人、包括派驻工作人员的共同荣誉,凝聚着大家共同的拼搏与汗水。文明创建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全院上下每个人,包括各友好协作单位的每一位派驻人员长期支持、鼎力配合、共同努力。马卫东代表院党委要求各单位务必要提高站位、清醒认识,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把握关键、强化细节,制定好制度规范,管好自己的人,不碰高压线,坚守住底线;要求各单位制定具体的措施和规则,共同把全国文明单位打造出特色亮点。他要求各单位发扬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对照测评标准,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总结,整改提升。他希望各部门和各单位负责人
    2020-11-28
  • 27
    2020-11
    新机遇 新挑战 着力打造高质量学术期刊11月25日,杂志社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杂志社社长顾金春主持会议,介绍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国际背景,并从规划《建议》亮点、规划《建议》突出民生议题、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等方面对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结合杂志社期刊出版工作,顾金春对支部全体成员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体人员要深入领会全会的精神和要义,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的改革、开放、创新理念;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思想文化阵地;三是立足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期刊影响力。(陆芳)真抓实干 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11月25日下
    2020-11-27
  • 27
    2020-11
    11月27日,我校举行沈树新先生校史资料捐赠仪式。中文系1978级校友沈树新向学校捐赠了其收藏的《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珍贵校史资料一册和《植物学大辞典》图书一册。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向沈树新颁发了捐赠证书。浦玉忠对沈树新先生的义举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他希望我校学习好、研究好、保存好这份珍贵的校史资料,积极开展校史资料征集宣传,争取征集到更多珍贵的校史资料。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先校长张謇留下的精神财富,全力推进张謇研究,努力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南通大学成为张謇研究的“重镇”,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详细记述了1928年私立南通大学的成立经过、组织架构,是对张謇教育理念传承较早、较全面的重要史料,保存不易,价值颇高。此次捐赠的《南通大学成立纪念刊》为沈树新叔祖父沈步辕先生之物。沈步辕先生是私立南通学院农科1931级学生,生前主要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棉花栽培技术研究,曾任清江市政协委员。这份珍贵的校史资料历经战火、动乱得以侥幸保全,辗转传至沈树新先生手中。作为南通大学的校友,沈树新先生长期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事管理工作。11月12
    2020-11-27
  • 27
    2020-11
    11月27日下午,由武警南通支队资助的2020年南通大学“橄榄枝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啬园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董正超副校长、武警南通支队政委李海港出席仪式并讲话。董正超代表全校师生对武警南通支队官兵一行到来表示欢迎,对武警南通支队给予我校人才培养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称赞武警南通支队在为南通建设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中作出重要贡献。董正超寄语今年受资助的大学生:一要常怀感恩之心,提高道德情怀和思想境界;二要练就过硬本领,珍惜韶华,立志成才;三要报效祖国和人民,为国为民拼搏奋斗,实现人生价值。李海港表示,武警部队的捐赠,既是对通大的感情与情谊,更是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关心与期望,希望同学们培塑品行,永葆理想和激情,并将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李海港代表武警南通支队捐赠支票,董正超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学工处副处长张雪松宣读2020年南通大学“橄榄枝助学金”受资助学生名单。受到资助的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在活动中发言,表示会将感恩之心外化为行,全身心投入学习,不断奋进,将爱心传递,去温暖更多的人据悉,从2019年起,武警南通支队与我校合作共建,并设立南通大学“橄榄枝助学金”。去
    2020-11-27
  • 27
    2020-11
    11月26日下午,我校召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推进会,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顾菊平强调,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一流本科专业申报及建设工作,要理清思路,摸清家底,补短板,强特色,找到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顾菊平要求各学院党政负责人要提高站位,靠前指挥,精准指导,做到以本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要对标一流专业申报和建设要求,规范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推进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申报工作。各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在学院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分别就本专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工作思路及改进方向等进行了现场交流。会议还布置了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的相关工作,传达了2020年全省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培训会精神。会议由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郭必裕主持。教务处班子成员,各相关学院党政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参会。(陈克江)我校召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推进会。
    2020-11-27
  • 27
    2020-11
    11月26日下午,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一行来我校考察交流。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出席交流会,并为梅村高级中学颁授“优质生源基地”铜牌。会上,侯文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学科特色以及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对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长期为我校输送优秀学子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希望双方立足新起点,深化合作共建,期待取得丰硕合作成果,也希望梅村中学有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我校。校学工部副部长张雪松详细介绍了我校生源情况和考生结构,对学校专业设置、学生职业发展、招生宣传特色等内容作说明,并组织大家观看了我校招生宣传片。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倪明良介绍了该校办学历史,期待双方以师范生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等为桥梁,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推动共同发展。会后,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和校园,感受我校百年发展的办学成就。招生办、外国语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徐天啸)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来我校考察交流。
    2020-11-27
  • 27
    2020-11
    近日,我校省委宣讲团专家、中特基地主任成长春教授,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先后赴南通市通州区、如东县、南通理工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省消防总队、省农垦集团等单位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上,成长春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题,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背景、三个重要文献、报告起草过程以及突出特点亮点等多个角度对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解读,围绕认识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四个维度深入阐述了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透彻阐释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当前全省上下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成长春教授结合实际,对五中全会的精准解读,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报告会后,他还深入一线,与基层党员群众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互动交流,面对面有针对性进行全会精神宣讲,引发强烈反响。(张秀萍)我校省委宣讲团专家深入基层解读五中全会精神。
    2020-11-27
  • 26
    2020-11
    日前,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0年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金和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金(第二批)名单,我校附属医院共有8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资助,资助经费360万,年度立项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施炜的《基于新型纳米材料联合靶标分子的胶质瘤早期精准诊疗临床及基础研究》获省重点研发计划临床前沿技术立项,郑文杰的《胎盘MSC外泌体治疗肝纤维化在类器官模型中的应用研究》和王旭东的《CMS4型肠癌甲基化分子诊断模型构建及相关基因SLAMF6甲基化对肠癌免疫治疗影响的应用研究》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面上项目立项,尤易文、朱建炜、黄新忠和黄龑获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立项资助,刘肇修获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今年,附属医院承担国家及省级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均有所提升。这些成绩的获得是全院科研人员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同时也与医院科研体制的改革创新密切相关。附属医院将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坚持目标导向,为科研人员营造更为良好的科研环境,助力医院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傅轩)
    2020-11-26
  • 26
    2020-11
    近日,2020年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我校学子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获奖数位列所有参赛高校第五位,学校被授予“卓越贡献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之一。本届赛事共有1106所高校参赛,共征集到60113幅作品。我校于2020年6月启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竞赛工作,艺术学院作为承办单位,积极发动学生参赛,征集到了大量作品。除了获得国家奖项外,还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19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45项。(李耀富 陈强)我校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2020-11-26
  • 26
    2020-11
    在11月20日落幕的以“极深研几·见微知著”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中,我校作品获艺术创新组二等奖两项,我校获得最佳组织奖。该项赛事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上海市显微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今年由同济大学承办,我校第一次以理事单位的身份参赛。大赛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微观世界,窥探科学研究的真谛,拓宽广大学生的学术眼界。大赛历时半年,共有来自全国44所高校的500余名学生参赛,参赛作品达339件,分为艺术创新组和技术创新组两个类别。作为该项赛事的理事单位之一,我校相关学院积极组织参赛备赛。尤其是特种医学研究院,还与艺术学院进行了结对创作,在两个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双方优势,显著提升了参赛作品质量。经过校内选拔,我校共推荐25件作品参加艺术创新组比赛,其中7件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2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由来自特种医学研究院的周佳娇和艺术学院的高萌同学共同创作的作品《碧荷生幽泉》,以及由来自纺织服装学院的王佳和特种医学研究院的刘希文共同创作的作品《共盼春来》均荣获二等奖。获奖作品不仅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还体现了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袁圆)获奖学生作品。
    2020-11-26
  • 26
    2020-11
    近日,我校《廉政文化研究》入选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0中国精品期刊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于9月26日在网上开展。《廉政文化研究》作为“防疫抗疫”主题精品期刊,《廉政文化研究》杂志在2020年第3期特别策划了“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专题研究,充分彰显了我国视民如伤、关怀民生的官方传统,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民族情谊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抗疫的伟大文化力量。(张煜洋)《廉政文化研究》入选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0中国精品期刊展”。
    2020-11-26
  • 26
    2020-11
    11月2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农业保险改革创新高级研修班”在我校落下帷幕。校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夏卫军等出席开班仪式。本次培训班受镇江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经管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保险政策、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江苏实践、疫情下中国经济的“危”与“机”等主题精心设计了相关课程,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宋洪远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林乐芬教授、南京财经大学闫海峰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恢光平教授等一批学界名家来校授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云雷教授也为培训班作了题为《三国用人之道与现代管理艺术》的报告。课程安排、会务组织得到委托方的充分肯定。(黄周珏/文 夏菁/摄)我校承办镇江市农业保险改革创新高级研修班。
    2020-11-26
  • 25
    2020-11
    近日,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揭晓,我校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该竞赛创办于1992年,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大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赛事要求选手完成一篇包括问题的阐述分析、模型的假设和建立、计算结果及讨论的论文。今年,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的1470所院校/校区、45680队(本科41826队、专科3854队)的13万多人报名参赛。全国一等奖的获奖比例为0.71%,全国二等奖的获奖比例为2.87%。我校于2019年12月启动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工作,在政策、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通过开设数学建模公选课、举办数学建模培训班、暑期数学建模集训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培训。最终76个团队参加了本届比赛,24个团队获省级以上奖,除国家级奖项外,还获得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李耀富)获奖学生名单。
    2020-11-25
  • 25
    2020-11
    11月19日-22日,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经济开发区体育中心举行。我校由电气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以及张謇学院联合组建的4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是国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机器人竞赛活动。本届大赛共设水下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工程竞技机器人等18个大项,我校代表队与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200所学校的700余支团队同台竞技,参加了机器人旅游、工程竞技两个大项中4个子项。作为该项赛事的牵头单位,电气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组建了精干的教练团队,坚持常年训练,形成了以老带新的训练及竞赛模式,并全力做好参赛学生训练及服务保障工作,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陆楠)获奖团队合影。
    2020-11-25
  • 25
    2020-11
    11月21日-22日,“中铁工业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学生何明辉、张明恩、陈帅、张允政、平君娜设计完成的作品“智慧助老轮椅”(指导教师:张竹青、陆伟家)荣获大赛一等奖及“最具人气奖”;王润宇、李天乐、程东阳、张锦龙、顾思佳设计完成的作品“多功能助老电动床”(指导教师:赵南生、于玮)荣获大赛二等奖。本届大赛以“智慧家居、幸福家庭”为主题,强调将“智能技术”融入机械创新设计作品之中。大赛自今年3月正式启动,共有678所高校的4791项作品参赛。来自全国120余所高校的181项作品入围决现场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审出一等奖143项、二等奖239项。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机械行业内知名度最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的大学生竞赛项目。工程训练中心在教务处、机械工程学院的支持指导下,对校赛遴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精心培育,放弃暑假休息时间,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打磨。中心8次召开讨论会,引入企业项目培育方法,推进作品的修改完善。实物作品紧扣主题,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在9月份举办的省赛中,3个团队作品荣获一等奖,并入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