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0
    2020-09
    暑退秋澄,丹桂飘香。9月20日—21日是2020级本科生报到的日子,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7064名新生将在百年通大开始崭新的人生历程。校领导浦玉忠、施卫东、侯文华来到各校区报到现场,检查一线迎新工作,看望新生及其家长,慰问辛勤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新生报到现场人头攒动。校领导分别深入啬园校区、启秀校区、钟秀校区的新生报到点、学生公寓,与迎新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新生情况及今年的迎新特色,对他们的周全准备和细心工作表示赞赏。在啬园校区校园服务中心,校党委书记浦玉忠通过现场迎新大数据屏幕,了解各校区、各大门进出通道新生报到情况,并与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代表座谈交流。浦玉忠向他们发放了专项补助金和爱心礼包,勉励同学们“将贫穷当做一种财富,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美好生活,靠知识改变命运。”在钟秀、启秀校区新生报到点,校长施卫东详细查看了新生报到登记表,听取了各学院迎新工作介绍,并看望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向他们发放专项补助金和爱心礼包。施卫东还向新生和家长询问了对学校的满意度和意见。今年,我校共有317名学生通过网络绿色通道提出学费缓交申请,学校拿出10万元作为绿色通道专项
    2020-09-20
  • 20
    2020-09
    9月15日-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我校精心遴选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8项科研成果参展。经过专家评审,我校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抗菌促愈多功能创伤修复材料及其关键制备技术”获工博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服务地方工作处副处长姚乐获工博会高校展区先进个人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共设有9大专业展区,展览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高校展区共有69所国内外高校,708个项目参展。(姚娟)我校成果获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
    2020-09-20
  • 19
    2020-09
    9月18日下午,校长施卫东调研科学技术处、人文社科处、服务地方工作处,指导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施卫东指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十四五”规划编制是学校未来五年科研工作的思路、发展目标及重点,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全校上下要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要努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围绕高水平开展工作,为实现“8050计划”、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支撑。就下一阶段工作,他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分类指导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学科交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促进成果产出特别是高质量成果产出,实现量质并举;二是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发挥团队作用,争取大项目,产出高成果;三是要推进科技开放合作,开展国际、国内全面大协作,推动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赢;四是要有重点地培育重大项目、成果和平台,力争实现新突破,同时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潜力;五是要弘扬学术道德,坚守科研诚信,守住底线,坚决不触碰红线;六是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科研评价管理制度,引导教师、科研人员做有效科研、做真正的科研。科学技术处处长吴启运、人文社
    2020-09-19
  • 18
    2020-09
    9月17日—18日,校长施卫东到生命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调研“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在生命科学学院,施卫东听取了学院现状、“十四五”规划制定情况、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院事业发展的需求、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的汇报,实地调研了学院科研实验室。他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如何进一步科学谋划好“十四五”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做好顶层设计,谋划科学布局,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提高人才引进质量,重视科研产出,建立团队建设和梯队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构筑大平台,力争培育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四是利用长三角生物产业的区位资源,坚持走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科学学院,施卫东听取了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十四五”发展目标、发展举措等方面的情况汇报。他指出,“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事关学校“8050计划”目标的实现与学院的未来发展。就下一阶段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主动融入到学校现有优势学科中去,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优质资源;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措并举,
    2020-09-18
  • 18
    2020-09
    9月16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2020级研究生入学典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蒋乃华向2020级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南通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南通大学的发展史以及经管学院的学科发展优势。他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期望,一是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在尽快融入南通社会环境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扬通大学子的优良风范,潜心受教,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二是不忘初心、勇于拼搏,不仅要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与智慧的真谛,更要铭记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成就国家事业的大局中去;三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要凝聚奋斗、拼搏、进取之力量,发奋图强,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优秀人才,以坚实的脚步走向光明而又美好的未来;四是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牢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并以良好的身心素质迎接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他希望同学们牢记“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校训,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姜朝晖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强化科研素养,要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又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20-09-18
  • 18
    2020-09
    9月1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赴我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南通崇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慰问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液态陶瓷—超自洁墙面材料领先者”备赛项目团队。侯文华详细了解了国赛备赛组织工作、备赛节点和项目进展等情况,现场观摩了团队项目路演,对参赛团队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就项目讲演、文本结构、材料充实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侯文华要求备赛团队进一步研读赛道规则,做到游刃有余;进一步分析打磨项目,做到精益求精;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做到全力以赴。项目团队负责人、外国语学院毕业生丁孙浩和指导老师、学工处姚蓓分别介绍了创办企业发展概况及项目团队参赛情况。团队成员、电气工程学院毕业生李鹏伟代表团队进行了项目路演展示。据悉,“液态陶瓷—超自洁墙面材料领先者”项目前后历经省决赛、省级三期训练营,从49 个省级一等奖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将于今年11月中旬举行。学工处相关负责人陪同慰问。(姚蓓)侯文华慰问“互联网+”国赛备赛项目团队。
    2020-09-18
  • 17
    2020-09
    近日,省教育厅对“十三五”期间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或培育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我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5门课程通过验收评定。其中施海燕老师的《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作为优秀案例在省教育厅官网上展示。目前我校共有近900名学历国际学生。学校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在“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针下,学科发展布局和生源洲别区域结构日益合理化。学校连续8年获得“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近5年来,先后有7门课程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来华留学生全英语授课精品课程,并在“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大赛”“全国第二届MBBS项目英语授课比赛”等大赛中获奖。(樊耀 陈君君)我校5门课程获评“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
    2020-09-17
  • 17
    2020-09
    9月16日下午,我校举行2020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校长施卫东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首场专题讲座。施卫东代表学校向新加盟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果,阐述了学校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施卫东对新教师们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要坚定信念,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二要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三要提高认识,奋发进取,牢筑“命运共同体”。施卫东希望新教师们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群策群力,共创南通大学美好的未来,用智慧和汗水来建设南通大学、奉献南通大学。开班仪式后,施卫东为新教师作了题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讨》的专题讲座。施卫东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解析了学科建设理念,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思路与工作举措,分享了他在全国两会上的教育提案。他指出,加强学科建设,人才是重点,特别是能够承担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创建任务的领军型人才队伍,要重点激发全体师生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他勉励新教师们担负起指引、教育学生的责任,在提升自我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学校的发展,实现个人与学校事
    2020-09-17
  • 17
    2020-09
    9月17日上午,校长施卫东调研教务处“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以及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施卫东指出,本科人才培养“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是今后五年学校本科教育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针对编制过程,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树立大格局,要从战略全局和世界变局再思考再认识大学格局,在“两个大局”下把握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是要深入调研、凝练特色、明确目标,思考路径,要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全面总结经验、正确认识差距、深入分析问题,立足实际、坚持特色,明确发展路径,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谋求“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凝心聚力、追求卓越,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人才集聚效应,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贡献。教务处处长丁锦宏围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从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路径举措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发展规划处处长陆俊杰从“十四五”规划本科专业的布
    2020-09-17
  • 17
    2020-09
    9月17日下午,校长施卫东以班主任身份参加机设191班新学期主题班会。施卫东听取了班级一学年来整体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学生代表各自学习生活的收获和感悟,对同学们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从个人成长和学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对同学们寄予新学期新期望,一是厚植爱国情怀,传承通大人爱国报国的优良传统;二是拓展国际化视野,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是勤于学习勇于创造,积极参加各类科学创新竞赛;四是互助友爱团结协作,打造拼搏向上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会上,施卫东还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专业学习和科创竞赛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张振兴)校长施卫东参加机设191班新学期主题班会。
    2020-09-17
  • 17
    2020-09
    9月1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江苏省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应邀为2020级硕士研究生上信仰公开课,寄语研究生们要笃学砺炼,胸怀天下,大医精诚,恩泽民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用造福民生的新技术新产品,为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做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顾晓松院士以《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为题,回顾了百年的科技发展史,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性保障。他用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带大家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年“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依然对科研充满了热情,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爱国奉献、永攀高峰的卓越精神。顾晓松院士简要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团队二十年磨一剑,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领域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在推动智能医学和工程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相关工作。他表示,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大力推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科技发展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供了保障。他要求实验室全体师生谨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求真育人,传承创新;祈通中西
    2020-09-17
  • 17
    2020-09
    为迎接江苏省高校后勤安全检查工作,提升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巩固完善长效安全管理机制,9月15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主持召开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部署安全检查工作。樊小东就安全检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安全工作前置化,各部门要严密部署,紧抓时间节点,加强各项安全工作梳理,细致摸排,针对薄弱环节,边查边改;二要加强协同配合,问题及时提出,促进责任共担,安全共治,充分调动其他部门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三要以查促建,以查促改,要开展全面自查,加大自查力度,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安全硬、软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改进安全措施;四要充分准备迎接检查,要对照2017年省安全检查的问题及近三年来的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明确责任和检查要求,加快推进实施,确保安全检查顺利完成。会议介绍了前期准备情况,传达了省教育厅安全检查文件精神,通报了学校安全检查实施方案,对省高校安全管理检查的四个阶段内容安排做了重点说明。会上,各部门就安全检查相关细节进行了研讨。后勤保障部、后勤党委、国有资产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学工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杏林学院列席参加会议。又讯 9月15
    2020-09-17
  • 17
    2020-09
    9月16日,我校召开第三届全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交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南通市教育工会主席张卫娟出席会议并讲话。侯文华代表学校向四位获奖教师表示祝贺,向为此次竞赛付出辛勤劳动的各职能部门、学院和指导团队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对南通市教育工会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会会员在工作技能,尤其是教学技能方面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省青教赛是我省教师教学类比赛中招牌最响、含金量最高、认可度最广的赛事。我校首次在该项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并同时获得3个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教学竞赛,精心组织校内选拔;二是部门学院通力合作,形成协同作战合力;三是参赛选手全力以赴,积极备战从容应对。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教师教学竞赛选拔和培养工作,侯文华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加强顶层设计;二是要多方协同,关注教师成长;三是要对标对表,做“四有”好老师。张卫娟代表南通市教育工会对在这次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四位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青年教师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广
    2020-09-17
  • 17
    2020-09
    9月16日下午,我校召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研讨会。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明华教授介绍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背景,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成云雷教授建议以具有南通大学特色的校史文化、张謇文化、廉洁文化丰富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延溢教授介绍了在教学内容上推行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推行论语式教学、在教学师资上推行组合式教学等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举措。教师代表蔡娟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谈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受和建议。研究生代表分享了各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课体会。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建议。学校将启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课题,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俐主持会议。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领导、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导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研讨会。(胡祖辉)我校召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研讨会。
    2020-09-17
  • 16
    2020-09
    9月14日下午,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对我校2019年度节能工作进行考核。副校长樊小东接待了专家组一行。专家组一行核对了我校节能工作台账资料,现场查看了范曾艺术馆雨水回收系统和啬园校区第二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落实情况。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的节能工作以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相关举措,希望学校以此次考核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能效对标工作,优化能源管控、强化节能措施、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出有力贡献。后勤保障部相关负责人陪同验收。(陆艳阳/文 张甚予/图)我校接受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