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3
    2020-07
    7月2日下午,我校举行南通大学苏州校友会捐赠仪式。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姜佩剑向苏州校友会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牌。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我校校友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苏州校友会在学校面临口罩短缺的特殊时刻,积极伸出援手,组织筹措并向母校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42150只,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姜佩剑代表学校对苏州校友会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此次捐赠体现了全体通大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无价情谊,彰显了通大校友回报母校、奉献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该批口罩将根据学校疫情工作总体安排,统一调配使用。在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支持下,全校上下将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同时他也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母校,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苏州校友会会长虞荣娟表示,苏州校友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保持与母校经常联系,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心系母校,与母校同呼吸,共命运,大力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苏州校友再次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母校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充分体现了母校与校友之
    2020-07-03
  • 03
    2020-07
    7月2日下午,我校举行苏州福莱盈电子有限公司捐赠仪式暨与南通大学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姜佩剑代表学校向苏州福莱盈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峰颁发捐赠证书、纪念牌和产学研合作铜牌。丁峰分别与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岳泳签署捐赠协议、与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施佺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和技术开发协议。根据协议,苏州福莱盈电子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资12万元,用于支持我校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就业创业教育等相关工作及活动。姜佩剑向苏州福莱盈电子有限公司对我校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指出此次捐赠和签约是双方深化校企对接、携手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起点,将为今后校企深度合作与发展、促进互利共赢搭建重要平台。他希望双方能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合作质量,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促进双方事业的蓬勃发展蓄能加码。丁峰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概况,希望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继续依托学校在学科、人才、技术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平台,形成多维度的校企深度合作与融合的良好局势,为促进双方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交通与土木工程
    2020-07-03
  • 02
    2020-07
    近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入选名单,我校5个项目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共分为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暑期学校、学术创新论坛三大类。经各高校申报、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省教育厅审核等程序,确定了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入选名单。我校成功入选的5个项目分别为: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理学院)、2020 年江苏省研究生医学显微成像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特种医学研究院)、图像检验——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中国画大赛(艺术学院)、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暑期学校(电气工程学院)、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创新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围项目由省研究生教指委作为主办单位,南通大学作为承办单位,二级培养单位组织实施。2017年江苏省学位办组织设立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三大类实践活动项目,目前已经成为江苏省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亮点项目活动,通过实施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科研与学术活动项目,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理想、拓宽学术视
    2020-07-02
  • 02
    2020-07
    7月1日,我校完成2020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整体数据系统上报工作,标志着本年度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顺利完成。研究生复试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工作政策性强,我校连续十一年荣获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今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势,在校党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研究生院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各招生单位全力以赴、认真实施、全面落实。全校研究生复试工作全过程实现“零投诉”“零纰漏”,向考生、学校和社会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年的复试工作全部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模式。5月7日,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出席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会议,并对今年招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5月21日,浦玉忠再次检查我校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现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副校长董正超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讨,确定复试工作方案,强调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举措,健全保障措施,精心组织,重点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确保复试工作安全、公正、科学。研究生院抓住今年全国研究生扩招的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与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沟通并协调校内相关部门,获硕士生招生计划1500余名,增幅在全省同类学校名列前茅,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同时
    2020-07-02
  • 02
    2020-07
    7月2日上午,如东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鹤兵,院长张建新,原院长季学军等一行来校交流。校长施卫东、副校长杨宇民接待了来宾。杨宇民代表学校对如东县人民医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校情,详细阐述了“8050计划”的内容及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和医学教育基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他希望医院抓住申报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和规模扩大的发展机遇,利用好知名专家工作室的资源,大力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在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学校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帮助,共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学校高水平建设。王鹤兵对学校长期以来对医院的帮助表示感谢,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医院将按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建设的标准对标找差,在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的建设上取得突破,希望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医学院党委书记史亚琴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学校在医学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方面的政策。双方在教学、人才互聘、科研合作、研究生学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医院管理办公室、医学院等部门
    2020-07-02
  • 01
    2020-07
    6月29日,上海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共有电力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工程、药学4个学科上榜,较2019年新增2个,其中药学学科在此次排名中并列中国内地大学第9名,与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并列省内第3名。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力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陈健 陶金华)我校4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2020-07-01
  • 01
    2020-07
    6月29日下午,我校举办“荣旭”境外研修优秀奖颁奖仪式。曹海建、瞿建刚等20名教师荣获2019年度南通大学“荣旭”境外研修优秀奖。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江苏荣旭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恩林出席仪式并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浦玉忠在仪式上讲话,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并代表学校感谢江苏荣旭集团对我校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对教师成长的关爱。浦玉忠表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是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是培养拥有世界眼光的国际化复合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地方的发展贡献力量。浦玉忠对获奖教师提出殷切期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用努力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增添动力,回报像江苏荣旭集团这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企业的关心和支持。许恩林指出,企业应当肩负支持南通地方经济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为南通大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会上,人事处处长王晓峰介绍了“荣旭”境外研修优秀奖的基本情况和评选过程。江苏荣旭集团于2018年捐资设立了南通大学“荣旭”境外研修优秀奖,用以奖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高
    2020-07-01
  • 01
    2020-07
    根据学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7月1日,校党委第三巡察组向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反馈巡察情况。校长施卫东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第三巡察组组长姜佩剑传达了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在第三轮校内巡察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并提出了巡察整改要求。第三巡察组副组长杨益彬反馈了巡察情况。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晓艳主持会议并作表态发言。根据党委统一部署,在为期一个月的巡察工作中,校党委第三巡察组根据《南通大学党委2020年第三轮巡察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四个落实”,先后召开巡察动员大会、学院领导班子见面会,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调阅有关文件、会议记录、档案资料,召开各类座谈会,列席相关会议,实地走访教研室、实验室、教室、学生宿舍等场所,从严从实开展巡察工作。巡察组认为,近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学院目标任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班子组建以来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巡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落实全面从
    2020-07-01
  • 01
    2020-07
    6月30日,我校举行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初试。校长施卫东到现场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副校长董正超陪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今年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初试采用网络远程笔试方式。与往年相比,在保证招考质量的原则下,今年考务工作量更大,程序更加繁琐。施卫东对考务的组织、笔试监考现场规范的实施等进行了检查。他强调,要务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要求下的博士招生考核工作,严格按照考核规范,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保障落实到位,以确保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安全、公平、科学。为做好本次招生工作,面对全新的招考模式,研究生院精心组织,克服困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网络远程初试工作,多次召开部门协调会、监考人员培训会、考务会等。董正超多次亲临现场指挥布置。在保卫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部、现教中心等部门和相关学院的协助下,在校纪委的全程监督下,圆满完成了此次笔试工作。研究生院、纪委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沈春梅/文 校报记者 陈妍/摄)施卫东检查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初试工作。
    2020-07-01
  • 01
    2020-07
    为响应省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南通市劳模支部“薪火工程”部署要求,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99岁生日,在南通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我校附属医院黄中伟、管怀进、柯开富、刘红、王志伟、曹苏等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集中挂牌并举办首次义诊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高建林,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卫东,南通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经审会主任季金祥等出席授牌仪式并为党支部授牌。高建林在讲话中说,今天是我们党的生日,99岁的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九九归一,已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空前的先进性,举行“劳模党支部”集中挂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建党99周年献礼。他表示,医院正处在发展的机遇期、实干期、加压期,南通市委提出了“狼山脚下呼唤狼性干部”,劳模党支部也需要一批敢闯、敢干,具备“狼性精神”的管理团队、技术团队,通过实干、敢干、出成果、出实绩。他希望劳模党支部要树立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构建奋进共同体,纵深推进医院机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内涵,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以优异的成绩向110周年院庆献礼。王卫东高度肯定了附属医院党建的优良传统
    2020-07-01
  • 01
    2020-07
    6月30日下午,我校召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审议2020-2021学年秋季本科教材选用情况。副校长、本科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教务处和杏林学院教务处对本科教材选用总体情况的汇报以及各教学单位选用本科教材的具体情况汇报,并就需要审议的事项进行了充分讨论。顾菊平指出,教材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各教学单位都要高度重视教材选用工作,加强政治意识,严格审核把好政治关和学术关;教材选用要严格遵循选优、选精、选特、选新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制度,原版教材要严格执行备案审核制度;要明确教材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努力将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做出亮点和特色。教务处处长丁锦宏主持会议,校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王康慧)我校召开2020-2021学年秋季本科教材选用审议会。
    2020-07-01
  • 01
    2020-07
    今天沪苏通铁路正式运行,其中南通西站站房启用,由我校杏林学院副院长康卫东和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黄天灵率领的艺术学院高彦婷、慕景妍、张悦、卞愉涵研究生组成的蓝印花布设计团队,参与了南通西站站房设计。他们以南通传统技艺蓝印花布为风格进行了特色文化主题设计,获得南通西站上级主管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上海铁路局的一致好评。作为南通首座高铁站,也是沪苏通铁路上新建站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建成后将成为沪苏通铁路、通苏嘉城际、盐通高铁等铁路线的共用车站,南通西站的建设备受关注。南通西站整体造型以“欧翔江海,腾飞天地”为主题,我校设计团队围绕这一主题,以蓝印花布为主基调,结合南通地域文化相关特色,对室内环境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装饰图形设计。站房从进站门斗,到候车大厅、出站通道,处处融入南通元素。站房立面采用蓝印花布图案、南通板鹞风筝等元素,打造南通印象;顶面以蓝印花布风格为基调,以海安花鼓、鱼跃江海、双凤呈祥,呈现南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进站大厅两侧壁面用蓝印花布图形风格表现南通历史和现代城市风情,候车主通道以广玉兰花型丰富吊顶艺术魅力;出站厅装饰采用不对称虚实结合方案,以蓝印文化为主题,尽现南通公园、纺织、交
    2020-07-01
  • 30
    2020-06
    在近日公布的《中共南通市委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南通市第四届江海杰出英才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高技能人才成就奖的决定》中,校长施卫东教授获“南通市第四届江海杰出英才奖”,标志着我校在人才培养、校地合作方面,为南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江海杰出英才奖”是奖励为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或其他优秀人才。“江海杰出英才奖”三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不超过3人,这是我校教授第二次获此殊荣。此次全市入选“南通市江海杰出英才奖”仅为2人。(徐翠霞)施卫东获“南通市第四届江海杰出英才奖”。
    2020-06-30
  • 30
    2020-06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秦天构建了中空碳球负载的铁单原子活性位点结构,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性能,其成果以《双功能中空碳球负载原子级活性铁位点用于氧气还原催化》为题在线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化学化工学院校聘教授李奇博士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工作将六氰合铁酸根通过阴离子交换反应制备含金属的离子液体,阳离子为1-甲基-3-丁基咪唑,阴离子为六氰合铁。通过将铁离子限域在离子液体分子中,实现了金属离子的原子级分散。通过模板法和湿化学法制备了含金属离子液体的核壳结构前驱体,可控热解制备了原子级活性铁位点负载到中空碳球的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展现了高效的氧气还原和氧气析出性能,用作锌空电池正极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研究对开发高效氧气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是Elsevier旗下工程技术领域的Top期刊,化工三大Top期刊之一,主要发表化学工程及材料加工在各应用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中科院SCI分区为一区,2020年JCR影响因子为10.652。该论文在化学化工学院李奇博
    2020-06-30
  • 30
    2020-06
    6月29日,“百名专家服务百企 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启东分场在启东市行政中心科技楼举行。启东市副市长方波、南通市科技局区域创新处处长石拥军等出席活动,启东市科技局局长姚赛花主持会议。方波在致辞中介绍了启东的地理、资源、交通、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希望学校能够根据启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同时希望启东企业加快对接、引进和转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启东,实现启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石拥军就如何推进政产学研精准、深度合作,充分运用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提出了务实可操作的工作要求和举措。我校服务地方工作处处长高江宁介绍了学校“百名专家服务百企 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情况,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助力启东企业复工复产提出了“通大方案”。会上,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鞠剑峰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喜冠南教授、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办主任张海军进行了成果发布和项目推介。在现场交流环节,专家们就企业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受到参会企业家们的肯定和称赞,校企双方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会后,与会专家分成两组分别走进启东滨江精细化工园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