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9
    2020-07
    7月18日,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副校长杨宇民一行赴海安市参加第七届“创新创业在海安”活动。浦玉忠一行参观了位于海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功能新材料研发中心和磁性材料检测中心,与研究院负责人就下一阶段加强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自2014年以来,海安市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借助人才资源,集聚创新智慧,播撒创新种子,推动科技资源向海安集聚。本次活动涵盖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纺织丝绸、时尚锦纶等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及校企对接活动。活动中,我校专家分赴各成果发布会场以及各乡镇分会场,与企业家们交流洽谈,多个项目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2007年,我校与海安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2018年,校地双方共同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十余年来,我校与海安市紧密合作,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支柱产业的创新升级开展对接合作,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员挂职、成果转化、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7月,我校与海安市举办了“百名专家服务百企 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常安纺织科技园走进南通大学”两场产学研
    2020-07-19
  • 18
    2020-07
    7月17日,南通市召开2020年南通市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对近年来在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校医学院副院长陈罡教授被授予“南通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市共有67人获此殊荣。陈罡是江苏特聘教授,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和第二层次人才等人才项目。从教22年来,他秉承“常教常新,教学相长”的理念,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二等奖;参与编写的《神经生物学》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神经生物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陈罡科研成果丰硕,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7篇,影响因子合计超过300,被引超过2000次;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医学科技二等奖;荣获中国解剖学会颁发的“青年解剖科学家奖”;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以及《交通医学》杂志副主编。(朱全妤/文 陈罡/供图)陈罡被授予“南通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0-07-18
  • 18
    2020-07
    7月17日下午,我校召开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筹备领导小组会议。校长、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施卫东出席会议,副校长、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董正超主持会议。施卫东感谢各位校友一直以来对我校校友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对做好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换届筹备工作。换届选举大会是全体校友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筹备好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凝聚校友力量、加强校友与母校联系、推动校友会建设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扎实稳步地推进筹备工作。校友会换届选举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要根据工作步骤和时间计划表一一落实,提前做好各项会议材料的报备和审批工作。三是做好相关规定的解释说明工作。本次理事会换届根据民政部门出台的指引文件,在候选人推荐、选举程序、机构设置以及筹备工作上有较大变化和调整,要与校友们多沟通、多交流,细致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切实体现本会的办会宗旨和服务水平。他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校友会建设及各项工作,希望换届选举工作组和校友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相互支持、沟通合作,切实做好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换届大会圆满成功。会上,社会资源处处长、校友会第二届
    2020-07-18
  • 18
    2020-07
    7月16日—17日,由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主办、南通大学承办的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中国药科大学期刊部主任郑晓南,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河海大学期刊部主任钱向东,副校长杨宇民等出席会议。杨宇民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重点介绍了我校科技期刊的办刊成效。他希望在与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我校科技期刊事业的健康发展。会议总结了2019年度学术期刊专委会工作情况,讨论了2020年度疫情下学术期刊专委会工作内容与开展形式,商榷了2020年度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事宜。与会代表纷纷发言,为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会议还分别组织了学术工作委员会、科技创新智库工作委员会等分会工作会议,就第五届科技期刊研究基金项目中期考核事宜、推进“决策咨询建议”建言献策征稿、省科协“2020年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项目组启动等内容作了部署。来自全省23家单位的39名代表参加会议。(严美娟/文 校报记者 陈妍/摄)我校召开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工作会议。
    2020-07-18
  • 17
    2020-07
    7月17日上午,我校召开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重点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参评工作。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董正超主持会议。浦玉忠对做好学科评估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各单位要摸清家底,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二是要理清思路,做好下一阶段工作规划;三是要明确责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四是要尽早决策,确保资源优化整合。他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早尽早、应做尽做,主动作为,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学科评估等级取得新突破,跃上新台阶。施卫东指出,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全校各单位要紧紧围绕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坚持做好当下,立足长远;要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各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培育建设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布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打造特色,舍得放弃,敢于放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弘扬合作精神,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同时要完善共享共赢机制。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朱俐、副主任刘红梅分别汇报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和我校参评学科情况以及第五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与会人员分别结合本部门、本学院情况进行了
    2020-07-17
  • 17
    2020-07
    校党委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组赴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进行督察指导根据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7月13日,校党委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组到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进行督察指导。 巡察组组长张建发指出,做好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是党委巡察组和被巡察单位共同的政治任务。巡察组将对照巡察反馈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开展工作,认真按照巡察授权的范围、权限、方式开展监督,重程序、讲规矩,明界限、严约束,确保巡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负责任地向巡察组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充分信任、坚决支持、积极配合校党委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组工作。“回头看”重点围绕“看态度、看执行、看成效、看评价、看问题”五个方面检查巡察整改的情况,主要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个别谈话和专项核查等方法全面了解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合署)巡察整改的情况。张建发还传达了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关于巡察整改的讲话精神。教务处处长丁锦宏详细汇报了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巡察整改落实情况,全面介绍了巡察整改的组织实施和逐条问题整改的情况,梳理了需进一步落实和提高的方面。丁锦宏表示,此次巡察“回头看”
    2020-07-17
  • 17
    2020-07
    近日,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联合表彰2019年省级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三家高校受到表彰,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榜上有名。这是我校继2017年获此表彰后再次获此殊荣。社会培训是大学传播知识、技能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传播大学文化和扩大大学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省政府考核高校的指标之一。近几年,我校社会培训工作成绩显著,相继承办了国培项目、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培训等高端培训项目,初步形成了南通大学培训品牌和特色。2019年社会培训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教师培训是社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自2014年起承办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今年起,还将承办高校教师培训项目。学校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名师工作室+在场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学员满意率在97%以上,省教育厅、省师培中心对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多次给予肯定。2019年我校共获得9个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在全省22个培训基地中位列第一。(施志坚)我校获省级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2020-07-17
  • 17
    2020-07
    7月15日下午,我校与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洽谈。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慧宇共同为“南通大学产学研基地”揭牌。浦玉忠简要介绍了我校自今年启动“百名专家服务百企、科技助力复工复产”专项行动以来与企业开展的合作及取得的实效,充分肯定了学校与如东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制订合作规划和工作目标,同时,医学院发挥学科优势,组织精干队伍,创新工作机制,让学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陈慧宇对我校多年来为如东快速发展提供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从特色产业、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如东经济概况,希望双方建立更紧密、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促进校企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会上,医学院院长孙斐与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龙承签订了“南通大学——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附属医院副院长桑爱民与李龙承签订了“南通大学——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
    2020-07-17
  • 17
    2020-07
    7月16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校长施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根据学校党委巡察整改要求,机械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对照《南通大学党委第三巡察组关于巡察机械工程学院党委的情况报告》进行剖析、查找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充分准备。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徐晓艳代表班子发言。徐晓艳表示,机械工程学院以对事业高度负责和认真严肃的态度,正确对待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巡察整改清单、加强巡察整改落实,力争推动学院快速高质量发展。班子成员分别作个人发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施卫东认为,机械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对巡察整改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待巡察整改的态度端正,提出的整改措施得力,重点是要做好巡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就做好当前以及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施卫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认真抓好巡察整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围绕问题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努力加强内涵建设。要围绕博士点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精准发力,提质增效显亮点;三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整合资源,抓好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四是认真抓好党建以及安全稳定工作。要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020-07-17
  • 17
    2020-07
    7月16日下午,校长施卫东到工程训练中心调研工作。施卫东现场走访了普车、现代制造、钳工、3D打印等实训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听取了中心主任陆伟家关于近期工作的汇报。施卫东充分肯定了中心工作,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希望中心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强化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服务地方、专利申请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自己,把真正做得好的产品联合企业,实现产业化。二是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方法改革和资源建设,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出更多的探索,把学生服务好,培养好。三是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赛教结合,整合校内资源,谋划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围绕学校“8050计划”,建设特色鲜明的智慧工程训练中心。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汇报了各自分管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陈欣/文 校报记者 陈妍/摄)施卫东调研工程训练中心工作。
    2020-07-17
  • 17
    2020-07
    7月17日上午,副校长蒋乃华一行到理学院调研指导江苏省统计研究基地申报及统计学科建设工作。为更好地服务南通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沿江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理学院于2019年成立了“应用统计与大数据研究所”,依托研究所与南通市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密切合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所在统计理论与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人口、金融服务现象以及社会民生等问题,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分析方法、模型和研究成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与决策服务做出了贡献。蒋乃华充分肯定了理学院在江苏省统计研究基地申报及统计学科建设中所做的工作,要求学院领导班子在此基础上,详细制定基地申报及学科建设的工作计划。蒋乃华对理学院学科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统计基地和学科建设工作对提升学校、学院发展的重要影响;二是要对基地和学科建设有正确的定位,考虑长远,从内在机制等方面做好资源的调配和整合。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从研究机构改革与管理、第五轮学科评估、人才建设、资源调配、基地建设目标、可预见成果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院长陈玉娟和
    2020-07-17
  • 17
    2020-07
    7月16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菊平率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赴纺织服装学院调研工作。顾菊平充分肯定了学院各方面工作与成绩,希望纺织服装学院党政班子继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机制体制,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同时结合学院专业优势,做好产业学院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8050计划”奋斗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院长张瑜从学院整体发展情况及工程教育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新工科项目、专业师资队伍、专业招生方面汇报了本科教学工作。张瑜表示,学院将继续保持高度的凝聚力,敢于担当,团结协作,推进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纺织服装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系室主任参加调研会。(潘虹)顾菊平率队到纺织服装学院调研。
    2020-07-17
  • 17
    2020-07
    7月17日上午,我校召开2020年招生宣传驻点工作及招生宣传员培训会议。学工处副处长张雪松介绍了我校2020年招生形势与政策、招生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招生宣传工作的总体安排,对分片区驻点宣传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张雪松就本次驻点宣传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即领导带队、校院协同,学院为主、点面结合,质数并重、合力推进;在宣传过程中,结合校情,实事求是,与考生、家长多沟通、多引导,切实提升宣传实效、提高我校生源质量。2020年我校计划面向全国招生6598名,其中江苏省4480人,其余省份2118人,招生专业78个。杏林学院计划招生3091名。为了吸引具有学科特长的高分考生,优化优势学科的生源结构,我校今年在江苏省招生的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仍为BC(含)以上,考生进档后安排专业志愿时享受选测科目等级加分政策,选测科目等级达到A+、A、B+的考生可在投档分的基础上分别加3分、2分、1分后进行专业投档。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在“全方位、立体化、新尝试”的基础上,经过全面探索,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十大版块的宣传与咨询,推出十个宣传系列:微信推文系列、视频录播系列、形象代言系列、形象展示系列、新媒
    2020-07-17
  • 16
    2020-07
    7月1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改革评审委员会对国内纺织服装院校立项的教育教学项目开展结题验收工作,我校10个项目全部通过结题验收。我校此次参与验收的10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均于2017年申报立项,10个项目覆盖面较广,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程群体系构建的研究、实践教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等。三年中,各项目组成员刻苦钻研,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及项目建设目标分阶段推进项目研究,各项目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验收会上,专家组成员认为我校的10个项目符合纺织类专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能够促进高校纺织类、轻工类、艺术类等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且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卓越,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陈雯)我校10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项目结题验收。
    2020-07-16
  • 16
    2020-07
    7月15日下午,我校召开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2020年暑期教学院长培训班会,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研讨推进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会议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教授、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原续波教授、苏州大学教务部长周毅教授作专题讲座。副校长顾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顾菊平总结了上半年教学工作的情况,她指出,今年的疫情给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各教学单位既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还要有冷静的头脑以及远见卓识,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改革意识、治本意识,紧盯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应改尽改,标本兼治,才能为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顾菊平对各学院教学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保持高质量发展定力,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目标,核心内涵是推动高校以质量和特色为目标。我校已进入转型关键期,必须坚决破除定势思维,增强发展自信,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二是坚持稳中求新求突破,要在局面稳定、改革有序、政策衔接连贯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内涵发展有新成效,师生满意有新提升;三是解放思想,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