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26
    2024-07
    7月4日,《中国青年报》健康版头版头条刊发题为《医学生进乡村科普脑卒中防控知识获院士点赞》的报道,聚焦我校医学院脑卒中宣讲团实践活动。该实践团针对乡村脑卒中防控,制定标准化课程,对村民和村医进行分层宣教,让脑卒中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延伸入乡村的“最后一公里”。7月16日,《人民日报》又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展现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为社区孩子们演示智能机器人的场景。张謇学院“青芯智愿 謇心乡情”科普宣教社区志愿服务队成员化身科普小导师,用专业的知识揭开科技的面纱,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现代科技的魅力,充分激发社区青少年的创造热情和活力,丰富他们的科普文化生活。2024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以“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为导向,近30个院系及单位的770余支实践团队,超过2.9万人次本研学生奔赴祖国各地,走入基层、扎根群众,开展理论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促进等六类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此外,全国基层党建网、交汇点新闻、《现代快报》《扬子晚报》、
    2024-07-26
  • 21
    2024-07
    7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挖掘校本素材 打造特色项目——南通大学多维度协同发力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文章,关注我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举措。文章报道了我校打破传统模式、拓宽空间维度,运用专题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从时间、空间、内容、方法、主体等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报道中,校党委书记尚庆飞表示,学校坚持深挖校本资源,赋予思政课本土气息,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4-07/21/nw.D110000gmrb_20240721_2-04.htm
    2024-07-21
  • 13
    2024-07
    7月12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发布题为《江苏扎实推进高校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红色引擎”驱动事业腾飞》的文章,关注江苏“百所高校对接千个产业链党建联盟”行动暨南通大学“校地融合 强链兴企 百日冲刺”促就业专场招聘会。招聘会现场,南通本地多家企业为2024届毕业生提供3351个优质岗位。校党委书记尚庆飞表示,联盟有效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7/12/content_641864.htm?div=-1
    2024-07-13
  • 08
    2024-07
    7月3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为船舶除锈装备更新“中国心”》的文章,关注我校“绿船”团队研发超高压水射流除锈装备取得的成果。据报道,我校“绿船”团队立足目前国内技术需求,选择了攻关高压水射流除锈装备的部件之一——超高压柱塞泵。经过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改善柱塞杆的性能等实验后,与主流产品相比,团队目前研发的超高压水射流装备延长寿命至500小时,能够实现超高压力和超大流量的同步运行,理论状况下,水柱可以喷射出3万米,除锈效果高达Sa3.0级,该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中国船舶报》7月5日刊发题为《让修船更高效更绿色 南通大学绿船团队研发出超高压水射流除锈装备》的文章,具体阐述了我校“绿船”团队研制出的超高压水射流除锈成套装备,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并率先在南通中远克莱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试验,为船舶表面除锈作业提供了一种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校报学生记者: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7/03/node_11.html#content_1344671http://zgcbb.cnepaper.com/zgcbb
    2024-07-08
  • 08
    2024-07
    7月8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发题为《江苏把开展纪律党课作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的有效抓手 学党纪知敬畏 强党性鼓干劲》的文章,我校开展纪律党课相关措施受关注。文章提到我校党委充分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邀请“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名师,对青年党员干部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多轮打磨,确保内容严谨规范。与此同时,通过省、市纪委专题辅导报告,结合专家讲解,引导支部书记再次对集体备课内容进行打磨,确保讲授的内容不偏向、不走样。(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7/08/node_1.html#content_1346095
    2024-07-08
  • 04
    2024-07
    7月4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第2版“新时代”头条位置,以《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 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凝心聚智》为题,报道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突出成就。报道从“对接长江经济带推进江苏跨江大融合”“提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研究”三个方面,深度聚焦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报道指出,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团队的“十年奋斗路”,走遍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率先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团队成员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等展开深入调研,发表决策咨询报告140余篇。踏上新征程,研究院将整合用好各方智库资源,坚持“策应国家战略,站在最高端”“服务地方经济,踏在最实处”“勇担时代重任,走在最前列”的理念,以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努力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冯俊)
    2024-07-04
  • 02
    2024-07
    7月2日,《中国交通报》头版刊发题为《一步一个脚印向科技强国奋力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行业热烈反响》的文章,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接受采访。杨宇民表示,我校作为地处长三角的综合性大学,将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需要,联合支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助力提升生物医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承接上海和苏南的产业协作转移,带动跨江融合发展。(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www.zgjtb.com/2024-07/02/content_420485.html
    2024-07-02
  • 01
    2024-07
    6月24日,《新华日报》整版报道我校2024年本科招生亮点。报道从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明显, 师资力量优秀、科研平台多元,名城名校共建、就业前景广阔四个方面对我校优势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2024 年我校本科招生专业为80 个,涵盖十大学科门类。其中包括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等 22 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今年我校增加了智能制造工程、基础医学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专业。学校还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师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合作项目并设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拥有完善开放的转专业政策,具有报名机会多、专业选择多、录取人数多、报名限制少的特点。《南通日报》、南通电视台聚焦我校今年综合评价工作。今年报考我校综合评价的考生共有1.5万余人,较去年增加1000余人。经过资格审核、考生确认等环节,有4457名省内考生参加我校综合评价面试。根据多方面考量,我校今年将55个专业纳入综合评价中,其中基础医学专业是新专业
    2024-07-01
  • 24
    2024-06
    6月17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发题为《长三角生物医药未来产业成立创新联合体》的文章,关注6月16日由我校与南通市政府、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我校与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领军企业、重点园区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组建我国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首个创新联合体,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更深层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嘉兴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部门“一把手”云集。“创新联合体”将围绕小核酸等新药研发、外泌体与细胞治疗,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等7条未来产业“新赛道”,利用各联合单位已具备的条件,建设若干个产业孵化平台与共性技术平台,形成以获批上市可注册证为导向的投资、融资发展模式,助力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交汇点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等媒体也纷纷对成立大会进行了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xh.xhby.net/p
    2024-06-24
  • 19
    2024-06
    6月19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表题为《南通大学:扣好青年学生党员党纪之“扣”》的文章,聚焦我校加强青年学生党员党纪教育特色举措。文章介绍了我校通过领导干部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专题党课、廉洁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将党纪学习教育延伸至学生一线;组建学生社区党纪学习教育学生党员宣讲团,开展“宿舍微党课”的党纪学习教育宣讲并打造上门送学的“一线讲堂”和结对帮学的“云端课堂”;学校图书馆“传习书屋”提供廉政书籍,同学们通过扫描廉政听书墙上的二维码可以收听200余种图书;学校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站设置的重要部署、学习资料、警示教育等栏目,为师生党员提供便捷、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校园里到处可见廉政标语、党纪学习教育书画作品等各个方面的特色举措,营造出人人学纪的氛围,不断扣紧青年学生党员的党纪之“扣”。(校报学生记者: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4-06/19/content_o6QGXQiX.html?gid=VnDMvYk4
    2024-06-19
  • 14
    2024-06
    6月14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南通大学推动人才培养向“新”而行》的文章,关注我校人才培养创新举措。文章从深化改革,把好人才培养“方向盘”;夯基筑垒,练好人才培养“基本功”;丰沃土壤,锻造人才培养“硬内核”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将“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发展脉搏,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推动人才培养向“优质”“高质”“新质”方向发展。学校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激发创新活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6/14/node_8.html#content_1337907
    2024-06-14
  • 07
    2024-06
    6月7日,在2024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之际,《中国交通报》刊发题为《金榜题名 笔尖圆梦》的专版报道,展示部分交通运输院校今年高考招生亮点、特色专业、就业方向等。其中,对我校今年高考招生情况进行了报道。2024年,我校新增一个办学地点,并对招生专业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智能制造工程、基础医学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专业,招生专业数增加到 80 个,招生计划也有小幅增量。其中,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等专业是我校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还有小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生物科学等22个国家一流专业,以及18 个省一流专业等,给考生们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校报学生记者: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www.zgjtb.com/2024-06/07/content_416968.html
    2024-06-07
  • 31
    2024-05
    5月28日,我校召开建校112周年庆祝大会,会议表彰了2023—2024年度卓越贡献奖获奖团队和个人,为首批“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入选对象颁发证书,并举行南通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中国交通报》交通强国客户端、《新华日报》交汇点客户端、江苏广电荔枝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客户端、《江海晚报》等媒体纷纷报道我校庆祝大会。交通强国客户端、交汇点客户端全面报道了庆祝大会的盛况;荔枝网、《江海晚报》聚焦我校合并组建20周年系列活动;紫牛新闻关注我校“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以及近年来我校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最大限度争取和积蓄人才强校力量的相关举措。(校报记者 陈虹)相关链接:https://pub.zgjtb.com/jtqg/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051/414593.html?isShare=truehttps://pub.zgjtb.com/jtqg/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5051/414593.html?isShare=truehttps://
    2024-05-31
  • 15
    2024-05
    5月14日,江苏卫视新闻频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南通大学启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为题,聚焦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在行动”系列活动。据报道,我校着力讲好党的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工作历程、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等内容,创新传播方式、表现形式,通过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主题演讲比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推动各族学生同上一堂课、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增强育人能力。(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m.jstv.com/video/2024/5/14/1239950750970490880.html?curchannel=
    2024-05-15
  • 12
    2024-05
    5月11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让“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文章,专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延溢,聚焦我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举措。文章从“三位一体”创新办好思政课、多维并举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具体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我校将“行走的思政课堂”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名师传播理论、名嘴传授经验、学生深入实践”特色活动为依托,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实现学校与地方协同联动、受教与宣教双向赋能的创新路径。(校报学生记者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5/11/node_7.html#content_1325441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