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15
    2022-02
    2月13日晚,本学期教育部24365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开课。杏林学院认真组织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毕业生辅导员及2022届毕业生职友会成员观看直播课。本次直播课由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和教育部材料化工行业就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新来共同授课。课程全面系统地回顾了2021届全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情况,并结合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022届系列政策举措、“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实施、就指委将要开展的有关工作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杏林学院共有2843名2022届毕业生,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将一如既往压实就业工作责任,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化就业渠道,用足用好政策性就业岗位,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深化学院教育改革,完善就业统计发布,努力做到研判新形势、拓展新空间、开拓新领域,大力推进2022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刘建)杏林学院组织师生观看学习教育部就业指导直播课。
    2022-02-15
  • 13
    2022-02
    2月12日下午,我校87届校友、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祥一行来校,与纺织服装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张瑜代表学院对客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在纺织领域中取得的业绩给予高度评价,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历史沿革、人才资源、专业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希望校企双方能够抓住机遇,深化合作,助力纺织技术、纺服产品迭代升级。学院党委书记施险峰在交流中对双方日后的合作充满期待,并就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对方进行深入探讨。朱永祥感谢母校长期以来对公司建设和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及合作需求等情况,希望借助母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母校纺织学科高质量发展和110周年校庆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会上,双方就非织造材料制备及测试技术、新型高性能和功能性纱线开发、纺织装备智能化和信息化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并达成合作意向,为进一步增进校企双方相互了解和信任、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校期间,朱永祥一行参观了南通大学天虹纺织技术研究院、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
    2022-02-13
  • 12
    2022-02
    为保证新学期实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2月10日上午,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陆伟家带队对中心各类实训教学设备进行现场检查调试。本次检查调试工作重点围绕拆装实训区、智能制造车间和普车车间展开。在拆装实训区,陆伟家一行详细了解线上教学的操控流程,并对单一场景、多场景、远程操控等功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远程测试。在智能制造与普车车间,重点对柔性制造系统生产线(FMS)及普通车床进行了开机预热、模块调试、设备保养等操作。陆伟家要求各实训区开学前要切实把实训教学的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加强对各类设备仪器的检修调试等工作,确保新学期混合式实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及各实训部部长、相关教职工参加检查。(陈怡欣)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实训设备检查调试工作。
    2022-02-12
  • 09
    2022-02
    为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月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分工会组织会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某七连战士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赴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的故事。寒冰刺骨,风雪弥漫,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用不屈的精神筑起一道钢铁般的血肉长城,并在八天时间内三次修桥、三次炸桥,为赢得最后胜利付出巨大的牺牲。观影之后,大家沉浸在气势磅礴、悲壮深情的影片叙事中,深刻感悟到先辈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纷纷表示,生在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时刻牢记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以饱满的精神、优异的成绩,为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写新时代奋斗华章。(徐先乔)外国语学院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长津湖之水门桥》。
    2022-02-09
  • 09
    2022-02
    2月7日—8日,杏林学院医学部组建的南通大学青年救援队先后走进南通市崇川区学田北苑社区、绿博园和万象城,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中,队长、临床191王玮强向大家介绍了救援队的详细情况,呼吁更多有爱心、想要参与急救工作的同学们加入救援队,并和队员们一起借助伤者模型、AED自动除颤仪等现场演示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副队长、临床191王崇宇通过PPT具体介绍了CPR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并邀请现场观众对照要点进行实操。临床205李锡安在宣讲活动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的实例讲述了什么是心脏骤停、什么情况可能导致心跳骤停,以及突遇意外如何实现自救、互救等救护知识和注意事项。杏林学院青年学子们主动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围绕“青春接力 强国有我”主题,采取“返乡实践、就近就便”、“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服务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据悉,全院78个重点团队已累计开展活动124场次,内容涉及红色专项、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复兴伟业、创新创业等五大类别,近1200人次参与其中。(高青松)杏林学子积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2-02-09
  • 30
    2022-01
    1月30日上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姚春雷到医学院看望慰问因受疫情影响不能返乡过年的留校研究生,并送去慰问品。姚春雷与留校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在校期间的饮食起居。他叮嘱同学们,一要严格按照家乡和学校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自觉配合做好防疫工作,注意个人防护和自身安全;二要珍惜寒假时光,抓紧时间学习,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三要传承科学家精神,坚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他还强调了实习和实验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同学们对学校的关心与祝福表示感谢,表示一定会牢记的嘱托,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调整好生活和学习节奏,做好自我防护,注意个人安全,坚持健康打卡,让家长安心、让学校放心。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欣以及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慰问。(仲荣慧)研究生院看望慰问留校研究生。
    2022-01-30
  • 30
    2022-01
    1月29日下午,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看望慰问外籍教师和受疫情影响留校的青年教师,向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中心主任袁航、副主任顾云华一行来到研究室,看望了成明洙、Nick等外籍教师和留校的青年教师,与老师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他们近期的工作安排,关心老师们的工作环境、生活起居,听取他们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袁航祝大家春节快乐,并嘱咐留校老师要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举措,注意劳逸结合。教师们感谢学校、中心的关心,纷纷表示会严格遵守防疫政策,努力工作,为学校、中心发展多做贡献。(孙琳玲)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走访慰问留校教师。
    2022-01-30
  • 29
    2022-01
    1月27日下午,附属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江苏省委、南通市委以及南通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的精神,全面总结医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安排部署今后巩固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相关工作。附属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卫东主持会议。他指出,一年来,通大附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全院党员干部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马卫东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的做法、成效和经验,一是在学深悟透中统一思想,理论武装有效夯实;二是在创新形式中深化内涵,奋进动能全面激发;三是在换位思考中强化为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他希望全院党员干部把党史学习教育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成为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以全面实现医院“百强梦”“新院梦”、初步实现“康养梦”三大梦想为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新
    2022-01-29
  • 28
    2022-01
    1月27日上午,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文学院党委书记陈燕走访慰问了学院2021年度荣休党员教师李杰,向他送去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在李杰老师家中,陈燕关切询问其家庭生活、健康状况等情况,并献上了鲜花和荣退休纪念品,感谢他为学院发展作出的贡献,同时希望他在保重身体的同时,继续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院各项工作,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多多建言献策。文学院相关负责人一同走访慰问。(阚兴辉)文学院走访慰问荣休老同志。
    2022-01-28
  • 27
    2022-01
    1月27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曹勇、院长史加海走访慰问学院新晋国家级人才吴丽教授。学院领导向吴丽教授及其团队致以新春祝福,充分肯定了吴丽教授团队在科学研究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谢其为学院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团队永不止步、谋划好未来,在科研上取得更多成果,实现更大突破。学院领导表示学院将全力做好服务,为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学院领导还走访了学院台湾籍教师叶姿劭博士,对其及家人致以诚挚慰问和新春祝福,希望叶姿劭博士继续用心教学、潜心科研,进一步推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邓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
    2022-01-27
  • 26
    2022-01
    1月20日-25日,外国语学院开展了春节前慰问退休老领导和生病长期在家休养的教师活动,为他们送上诚挚的关怀和节日的祝福。走访中,学院领导们与吴兴东、徐锡祥、姚志勇等退休老领导嘘寒问暖,拉家常,话教育,关切地询问他们的退休生活和身体状况,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诚挚邀请老领导们一如既往为学院的发展出谋献策。在慰问生病教师时,慰问人员仔细询问了徐拔老师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并送上慰问金,叮嘱他安心养病,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每年的重要节日,外国语学院都会组织慰问活动,既体现了学院党政领导以人为本,把退休教师和生病教师放在心上的管理理念,也体现学院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通过实际行动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办公室、工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慰问活动。又讯1月25日,外国语学院开展高层次引进人才走访慰问活动。学院院长陆国君、学院党委书记朱小娟一行前往看望了在通过春节的单谊和王福禄老师,送去学院对高层次人才的新春问候和节日祝福。慰问交流中,陆国君、朱小娟一行与两位老师促膝畅谈、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他们工作、生活和身体状态
    2022-01-26
  • 25
    2022-01
    1月25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班子赴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顾晓松充分肯定了公共卫生学院2021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勉励新一届领导班子要紧紧围绕国家对公共卫生的战略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他对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寄予厚望,并就关乎学院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指导。他指出,学院一是要加大人才引培力度,重点瞄准高层次人才,以学科需要为出发点,坚持求贤若渴“引”、不拘一格“用”、精致服务“留”,激活人才的“动力源”;二是要扎实推进博士点建设,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博士点的建设;三是要守正创新,拓展思路,要紧紧抓住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利好局面,以科技创新为纽带,以服务社会为动力,利用好校内外的各种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史加海汇报了学院关于博士点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工作打算,学院党委书记曹勇代表全院师生向顾晓松致以新春祝福,并表示,全院师生将继续凝心聚力,开拓
    2022-01-25
  • 25
    2022-01
    1月24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胡兰萍、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爵宁,带领辅导员看望慰问因受家乡疫情影响而不能回家的留校学生。胡兰萍仔细询问了留校学生在校学习、住宿、饮食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假期安排与计划,叮嘱大家务必做好疫情防护,认真规划寒假生活,劳逸结合,努力提升自己,在学校度过平安温暖的春节。张爵宁嘱咐留校学生要相互关心,与家长和老师随时保持联系,有困难及时向学院反映。学院领导还为留校学生送上了节日慰问品,并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同学们感谢学院的关心,并纷纷表示,一定会注意假期个人安全,遵守学校纪律,调整好生活和学习节奏,坚持健康打卡,争取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陈玥竹)化学化工学院看望寒假留校学生。
    2022-01-25
  • 24
    2022-01
    1月23日,我校中外师生一行16人赴南通博物苑,在农历虎年来临之际为广大市民开笔书写“福”字与新春对联。在博物苑新展馆,艺术学院的师生代表,结合自身研究擅长的书法艺术风格,创作了多种书体与类型的“福”字与春联,并应广大市民“私人定制”的要求书写了相应内容、相应字体、相应尺寸格式的新春祝福语,或刚毅遒劲、或温婉舒雅、或粗犷豪放、或俏皮可爱的字体,彰显了艺术家们深厚的书法功底和通民心懂民意的艺术表达。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来自南非、俄罗斯、刚果、东帝汶、印尼等国家的6名留学生也参加了活动。他们满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在现场学习书法创作,用所学、所悟、所感及时地转化为祝福中国新年、祝福南通人民、祝福美好未来的艺术字体,在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份学习中国文化的幸运感与幸福感。活动现场,前往领取福字和对联的群众络绎不绝,连同前期先行创作和现场创作的作品,全体书法创作者们累计发放了近千件“福”字和春联,为几百户家庭送去了吉祥与春意。本次活动由南通博物苑、我校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同主办,旨在通过校地合作、师生合作、中外合作的方式营造祥和温馨的迎新年氛围,为丰盈人民的精神世界、丰富
    2022-01-24
  • 24
    2022-01
    1月21日起,由医学院研究生“謇爱”志愿服务团和本科生“爱立方”志愿服务团共同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新城桥街道城南社区和紫金大厦建筑工地,开展为期2天的“青春志愿进社区、义诊服务践初心”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和城市建设者们提供血压血糖测量、医疗保健咨询、常见病预防知识宣传等义诊服务。 活动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学科特长,在为市民检测身体基本情况的同时普及健康防护知识,传递预防的思想。内科学研究生针对测量结果为市民们提供详细耐心的解答,提出合理膳食、积极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口腔医学研究生为老人、小孩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指导正确刷牙方式,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眼科学研究生通过查看眼部健康状况,告知市民健康用眼的注意事项,并给予眼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外科学研究生借助实用性案例讲解了施工现场突发意外情况的救护知识和注意事项。 本次实践活动,医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学以致用,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服务人民群众,将学习成果带到社会基层,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志愿精神,进一步推进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以实际行动献礼南通大学110周年校庆。(周谊芬)医学院学生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