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 07
    2021-04
    4月2日下午,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卫东带队调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员发展工作。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卢兵介绍了学院基层党建的相关情况,并就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详细汇报。调研人员通过听取汇报、开展座谈、现场观摩、翻阅台账等形式全面了解了近年来学院党员发展工作开展情况、今年党员发展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与工作打算。王卫东充分肯定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党员发展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的源头工程、基础工程,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要从严从实落实推进好。就学院做好今年的基层党建尤其是党员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到高度重视,要深入研究谋划,严格发展标准,要厘清工作思路,规范工作程序,要对标任务要求,强化责任落实,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党委组织部、纪委(监察专员办)机关相关同志一同调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座谈调研。(陈超)组织部调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员发展工作。
    2021-04-07
  • 06
    2021-04
    近日,外国语学院教师崔英花博士申报的“《十八世纪中朝文人交流研究》(韩文版)”获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一般项目立项(批准号:20WZWB005),受资助总金额达50万元。该项目立项是我校第二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也是外国语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该类别项目的新突破。《十八世纪中朝文人交流研究》(2019,中华书局)是我校文学院徐毅教授的著作,该书以古代汉文化圈为背景,对中外大量交流文献进行深入研读分析、考证评判的基础上,描述了中朝文人交流的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立体地呈现了众多鲜活的历史场景,囊括了整个十八世纪中朝文人间的重要学术和文学交流,是针对十八世纪中朝文人交流文献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爬梳和整理。本书的译介有利于推介我国域外汉籍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掌握国际汉学研究领域中的话语权,对进一步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双方真挚友谊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岳秀岩)外国语学院崔英花博士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
    2021-04-06
  • 04
    2021-04
    近日,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油画材料与技法培养项目学员作品汇报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省美协副主席、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陈坚等参加开幕式。樊小东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这次展览的成果,他表示古典油画技法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希望学员们通过这次学习,早日找到自己的风格,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本次展览由南通大学主办,是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油画材料与技法培养”的成果展示。展览共展出了学员们97幅丰富多彩的油画作品。其中有表现农民生活的风俗画,笔触率真,朴质自然,表现出作者对人文风情敏锐的洞察力;有人物肖像类画作,在朴实无华中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有对艺术传统的尊重与推崇作品,造型坚实,色彩沉着。艺术学院院长张卫表示,艺术学院会继续推进古典油画工作室的建设,为学院学科建设和江苏油画的发展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杨梦玲江严冰/文 张健/摄)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油画材料与技法培养项目学员作品汇报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2021-04-04
  • 03
    2021-04
    杏林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4月2日,杏林学院党委在启东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晓阳对现场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二要培育高尚品格,争创优良学风;三要树立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活动中,全体成员整齐列队齐唱国歌、向英烈敬献花篮、瞻仰烈士纪念馆。曾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计算机科学201班于尧顺作为学生代表,以“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作主题演讲。现场学生表示,必将追随前辈足迹,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此次活动是杏林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大力宣传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引领师生弘扬英烈精神,铭记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凝心聚力,为学院改革发展添砖加瓦。杏林学院党委各党支部党员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高青松)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开展党史教育党课近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分别邀请校关工委林晓梅、校组织部副部长陈燕到学院开展党史教育专题党课。3月31日下午,林晓梅以“百年沧桑话红船”为主题进行了党史教育辅导,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
    2021-04-03
  • 03
    2021-04
    4月2日下午,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振宇,南通市科学技术局高新处副处长喻兴龙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宇民主持会议。浦玉忠指出,南通大学与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基于良好沟通与互动,清晰了工作思路、奠定了协同基础。为了进一步落细落实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浦玉忠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尽快吸引企业入驻,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只有坚持结果导向、抓核心问题,才能切实推进科技园高质量发展。二是尽快完善运营机制,建章立制,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日常运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尽快出台激励政策,谋实工作举措,通过校企政三方政策红利叠加,吸引更多师生入驻开展双创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创企业孵化,力促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南通市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朱振宇表示,南通创新发展大会全面布局了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和沿江科创带建设,大学科技园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政校企三方协同联动,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协同构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新格局。喻兴龙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办出特色;创新运营模式,丰富载体;建
    2021-04-03
  • 03
    2021-04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通报20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情况,我校通过考核并获评“20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下复杂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心策划组织举办线上、线下形式招聘会,千方百计拓展优质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队伍能力建设,全员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较好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当前正值2021届毕业生求职创业黄金期和关键期,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大力开拓市场性岗位,抓紧落实政策性岗位,加快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全力促进我校2021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陈奎玲严军英)我校获评202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
    2021-04-03
  • 02
    2021-04
    翠柏凝春,清明又至。4月2日上午,我校组织师生党员前往南通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这是校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安排。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活动在合唱国歌中拉开序幕,师生党员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师生党员向为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默哀。“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鲜红的党旗下,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建林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一句句铿锵的宣誓声彰显永恒初心。随后,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带领大家缓步绕行纪念碑一周,瞻仰丰碑,向长眠在这里的江海英烈表达无限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主持活动。全体在通校领导、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校报记者 范苏)我校组织师生党员前往南通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全体师生党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2021-04-02
  • 02
    2021-04
    4月2日,校党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浦玉忠主持会议并讲话。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刻揭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强调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提出“三个深刻领悟”的基本要求,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上,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顺东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浦玉忠指出,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浦玉忠就抓好全校学习贯彻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刻把握“三个深刻领悟”的基本要求。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二是迅速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
    2021-04-02
  • 02
    2021-04
    4月2日,我校师生赴南通博物苑,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传承先校长张謇教育理念”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深刻领悟张謇的教育理念。全体在通校领导参加活动。始建于1905年的南通博物苑,是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拥有历史文物、民俗品物等藏品5万余件,全方位呈现了张謇实业救国的艰辛历程和卓越贡献。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校师生认真聆听了解张謇“实业救国”、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事迹。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史料图片,让大家感知到更加丰满的张謇形象,体会到张謇胸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伟大理想,领悟到张謇在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和民本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从张謇先生的事迹中汲取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将张謇精神融入到对大学教育价值的思考和坚守之中,融入到对大学教育实践的尝试和探索之中,始终秉承张謇所提出的“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矢志爱国,励精图治,实干笃行绘就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
    2021-04-02
  • 02
    2021-04
    3月30日上午,我校召开人文社科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浦玉忠,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出席研讨会。浦玉忠强调,人文社科类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中要精准发力,结合学院发展实际,找准自身人才引培的重点和优势;要精准引才,灵活运用现行人才政策,瞄准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目标人群,百折不挠地吸引人才;要精准服务,帮助人才在通大落地扎根,工作中与职能部门多交流、多沟通,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评价科学体系。蒋乃华指出,学科是龙头,人才是关键,各学院要抓住这次交流研讨的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学院的成熟做法,积极思考本学院人才引培的路径和方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工作思路,以全球视野积极挖掘吸引高端人才来校全职工作;要重视团队建设,帮助人才组建或参与到科研团队中,以团队的力量带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研讨会上,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等7个人文社科类学院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本学院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发展规划,并就在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人文社科处、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等职能
    2021-04-02
  • 02
    2021-04
    4月1日上午,南通市政协副主席金元一行莅临我校,就市政协主席会议协商课题“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进行座谈交流,校长施卫东接待了来宾。施卫东代表学校对金元一行表示欢迎,对南通市政协长期以来对我校发展和智库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发展方向,以及近年来为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的积极探索。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主持专题交流会,详细介绍了我校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的建设历程以及在服务长江经济带与江苏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的发展定位,顺应了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中南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需要大视野大格局谋划、大手笔大力度推进。金元高度肯定了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近年来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江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协商课题作为今年市政协确立的4个重点课题之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市委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的高质量完成需要与该领域专
    2021-04-02
  • 02
    2021-04
    3月30日,附属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高建林主持学习。  高建林重点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相关重要讲话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他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全院上下都要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标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全院员工的干事热情和拼搏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院,推动医院“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高建林强调,要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不断加强思想锤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来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进一步认清医院发展定位,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努力把医院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和健康幸福感。会上,附属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分别进行了学习交流。大家表示要紧紧围绕南通
    2021-04-02
  • 02
    2021-04
    4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智慧能源管理工作研讨会,深入讨论学校智慧校园二期建设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项目方案。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姜佩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樊小东出席会议。樊小东希望相关部门以智慧校园二期建设为契机,深入调研、优化方案,科学合理地根据概算编制实施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能源监管平台,实施水电管理、节能管理,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目的。姜佩剑对能源监控平台建设成绩给予肯定,就推进新一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相关部门要进行科学论证分析,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二是充分调研,理清思路,明确建设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功能和实现目标,按照概算制定实施方案;三是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尽快开始项目施工。后勤保障部能源服务中心信息化办公室从实施背景、建设内容、投资与效益分析、能源管理工作规划四大方面汇报了前期能源监管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与会者还就制度建设、基础设施改造、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水电管理相关细节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后勤保障部、信息化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姚媛媛)我校召开智慧能源管理工作研讨会。
    2021-04-02
  • 02
    2021-04
    4月1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文华以“学习党的历史,练就过硬本领”为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师范181班全体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侯文华从“党史学习的意义”“党史学习的重点主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立志成才”三个方面进行讲授。他强调,当代大学生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理解党为国家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感悟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领会党成功推进改革的宝贵经验。课上,他罗列了党史学习的十个重点主题,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党浴血奋战、开拓进取的光辉历史,让同学们体悟了党的红色精神。侯文华希望马院学子要“学习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党的历史,增强四个自信”“学习党的历史,筑牢信仰之基”“学习党的历史,练就过硬本领”,在马学马言马信马,不断努力学习、夯实基础、厚积薄发,用创新的思维拥抱未来。(郑圳)侯文华为政教师范181班讲党课。
    2021-04-02
  • 02
    2021-04
    近日,首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结果公布,我校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主讲教师:薛莲,团队成员:陆海华、杜娟、张艳)获得地方高校中级组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下、中国高教学会主办的重大赛事,已经列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大赛旨在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本次大赛由江苏省高教学会和江南大学共同承办,分预赛和决赛两轮,比赛分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赛道,每个赛道根据主讲教师职称分成正高、副高和中级及以下三个组别。全省74所本科高校的245项参赛作品参加预赛,其中48所高校的74项作品入围决赛。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34项。赛前,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和信息化中心根据文件精神,认真组织了校内遴选和赛前指导工作,邀请专家围绕申报书、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堂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以及教学创新设计汇报等进行了多轮磨课,不断精雕细琢。(袁莺楹)我校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在首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
    2021-04-02